第128部分(第2/4 頁)
見軍機——這一路上慈禧太后想通了,已輸了一著,不能再輸第二著!倘或自己怏怏不樂,凡事由慈安太后開口,顯得皇帝大婚是她在主持,給臣下有了這樣一個印象,就是自己大大的失策。因此,她隱藏了不快,言不由衷地宣佈:“崇綺的女兒,端莊穩重,人品高貴,選為皇后。
你們擬旨詔告天下吧!“
旨稿是早就預備好了的,只要填上名字和封號,就可“明發”,恭王便先取出一通“奏片”呈上御案,說明是內閣所擬的封號,請硃筆圈定。
妃子的封號,脫不了貞靜賢淑的字樣,嬪御較多,有個簡單的辦法,就象大家巨族的字輩排行那樣,從《康熙字典》的“玉”字部去挑,只要與前朝用過的不重複就行。慈禧太后提起硃筆,圈了三個字:慧、瑜、珣。慧是慧妃,富察氏的封號,瑜、珣兩字就得有個交代了。
“崇齡的女兒是瑜嬪,賽尚阿的女兒是珣嬪。瑜嬪在前,珣嬪在後。”慈禧太后轉臉問道:“這麼樣好不好?”
已經獨斷獨行,作了裁決,還問什麼?而且這也是無關宏旨的事,慈安太后自然表示同意。
“臣請旨,”恭王又問:“大婚的日子定在那個月?好教欽天監挑吉期。”
這是早就談過了的,未曾定局,此時要發上諭,不能不正式請旨。慈禧太后不願明說,看看慈安太后,意思是讓她發言。
“總得秋天。”慈安太后說,“早了不行,晚了也不好,八月裡怎麼樣?”
恭王躊躇了一會說:“八月裡怕侷促了一點兒。”
“那就九月裡,不能再晚了。”
這是慈安太后用心忠厚的地方,趕在十月初十以前辦喜事,這樣,今年慈禧太后萬壽,就有皇帝皇后,雙雙替她磕頭。恭王當然體會得到其中的用意,答一聲:“臣等遵旨。”
“六爺,”慈禧太后特意加一句:“大婚典禮,還是你跟寶洌Я┲靼臁T諫餡蛻鹹嵋槐剩�〉貌幌喔傻娜耍�又邢蠱鷙濉!�
這不知指的是誰?恭王一時無從研究,只答應著把三道旨稿交了給沈桂芬,在養心殿廊上填好了名字封號,呈上御案,兩宮太后略略看了一下,吩咐照發。
喜訊一傳,崇綺家又熱鬧了,特別是蒙古的王公大臣,倍感興奮,無不親臨致賀。崇綺早有打算,這時強自按捺著興奮無比的心情,作出從容矜持的神態,周旋於賓客之間。但他的父親與他不同,不斷以感激涕零的口吻,歌頌皇恩浩蕩,表示他家出了狀元,又出皇后,不僅是一姓的殊榮,實由於朝廷重視蒙古使然,有生之年,皆為圖報之日。賓客自然附和他的話,還有些宦途不甚得意,而與賽尚阿有淵源的人,便在私下談論,說大學士官文、倭仁,相繼病故,老成凋謝,朝廷更會篤念耆舊,賽尚阿還有復起之望,所以此刻最要緊的是讓兩宮能夠看到他的名字,想起他這麼一個人。
最後是賽尚阿自己想出來的主意,吩咐聽差把“大爺”叫了來說道:“你替我擬個謝恩的摺子!”
“是!”崇綺答道,“兩個摺子都擬好了,我去取了來請阿瑪過目。”
“怎麼?”賽尚阿大聲問道:“怎麼是兩個?”
怎麼不是兩個?立後該由崇綺出面,封珣嬪該由賽尚阿出面,定製如此,不容紊亂。崇綺便即答道:“一個是小妹妹的,一個是孫女兒的。”
“嗐!”賽尚阿不以為然,“都具我的銜名,何必兩個摺子?
一個就行了!“
崇綺大為詫異,不知他父親何以連這規矩都不懂?便吞吞吐吐地說道:“這怕不行吧?”
“怎麼叫不行?你說!”
“家是家,國是國。”崇綺囁嚅著說,“立後的謝恩摺子,一向由後父出面……。”
話不曾說完,賽尚阿大發雷霆,放下鼻菸壺,拍桌罵道:“忤逆不孝的東西!你在放什麼狗臭屁?什麼後父不後父的,沒有後祖那來的後父?國有國君,家有家長,我還沒有嚥氣,你就不把我放在眼睛裡頭了!真正混帳,豈有此理!”
一見老父震怒,崇綺嚇得不敢說話,但不說也實在不行,只得硬著頭皮開口:“阿瑪息怒。兒子是請教了人來的。”
“什麼?”賽尚阿越發生氣,“你為什麼不來請教我?”他把臉氣得潔白,眼睜得好大,直瞪著崇綺,突然揚起手,自己拿自己抽了一個嘴巴,頓足切齒:“該死,該死,生的好兒子!怪不得要倒黴,打自己兒子這兒就先看不起自己老子。”
這番動作和語言,把一家人都嚇壞了!崇綺更是長跪請罪,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