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部分(第2/4 頁)
袁正淳身子一僵,鬍鬚顫動:“全華亭的市鎮?”
“華亭縣境內的埠頭、牙行,都該聽縣尊的話吧。”徐元佐理所當然道。
“是給咱們私家呢?還是進仁壽堂?”袁正淳問道。
“進仁壽堂。”徐元佐道:“公司嘛,就該有個做公的樣子。不過咱們幾個人作為創始人,股份不能分給他們太多,這個道理袁公肯定是明白的。”
自從嘉靖以來,民間合夥越來越普遍。原本兩個人合夥,各佔五成,加一個人進來就成了三成三,加兩個人進來就是二成五,這是誰都會算的。現在聽徐元佐的意思,後面再加進來的人,恐怕不能折本計股了。
“咱們拿仁壽堂的股份,比如說是一兩一股吧。增加股本的同時,他們卻不該照咱們的原始價拿。起碼也得是五兩一股才公平。”徐元佐道:“這個溢價,是咱們打通關節,勞心勞力掙來的,想必沒什麼人會反對吧?”
“他們若是不肯呢?”胡琛小心翼翼問道。
“抓進縣衙呀。”徐元佐有些意外,這麼簡單的事還要問麼?
胡琛皺眉道:“可終究不是重罪……”
“重罪還有逃生的機會,輕罪卻是在劫難逃啊。”
李文明突然感嘆一聲。他收了徐元佐一千兩銀子,外加一對前元至正年間的青花瓶,此刻才知道徐元佐的圖謀之大。之前還以為利用了徐元佐幫忙辦事,現在才知道,原來自己和縣尊老爺才是被利用的一方。
不過好在自己也賺了不少,要想靠幕金積攢到一千兩,真得等到猴年馬月去了。何況以徐元佐的懂事,這筆銀子絕不會是最後一筆。
……
徐元佐當然不可能只給李文明一個人塞銀子。
縣衙裡各房書吏、三班差役,從上到下,多則數百,少則數兩,各個都拿得十分舒坦。
正好這些人都是整人的行家。
李秀才進了縣衙,因為有功名在身,所以不能施刑,然而犯罪被囚禁卻是不在優待之列。
看著滿是老鼠、跳蚤的牢房,李秀才欲哭無淚,開始後悔沒有識時務地交出股份。
更讓他痛心的是,鄭嶽已經發文給了提學道,請求革除他的功名。
功名這頂保護傘被革除,自然就可以用刑了。
大明律,開設私牙,杖六十,追繳牙錢入官;隱庇私牙,笞五十,追繳牙錢入官。
如果只是笞杖這樣的輕刑就將人打死,吃相未免太難看了。
好在這個時代可沒有“一事不二罰”的原則。
文書上一開始說他開了一傢俬牙貨棧,李秀才還有些僥倖,以為官府沒有查清。誰知認繳了罰款,捱了板子之後,人還沒有走出衙門,又被抓了回去。
經察訪,李秀才原來還有一傢俬牙貨棧。
於是再認繳一筆罰款,再打一頓板子。
李秀才這才反應過來,原來人家不是漏了,分明是要一頓一頓將他打殘啊!
“小的招了!小的還有五家貨棧做那私牙勾當,小的認罪!”李秀才屁股上血肉模糊,趴在公堂上哭泣著。
被關進縣衙大牢的一共四位生員,其中一位眼看風聲不對,連忙叫家裡使錢,早早就出來了。雖然肉痛,好歹保住了學籍。
另外兩人跟李秀才一條心,結果自然是被革除學籍,成了布衣百姓。
總算他們運氣好,眼看李秀才被打了一頓又一頓,趁早花錢走關係,終於認罪罰款了事。雖然元氣大傷,家產幾乎被充公,總算是保住了性命。
倒黴的李秀才回到家裡,終於因為重傷不治而英年早逝。
唐行鎮發生的訊息,隨著風兒吹遍了江南水鄉。
鄭嶽鄭知縣,一時風頭無二。
*
*(未完待續……)
二四零 暗無天日(打賞加更)
隆慶三年七月,華亭知縣鄭嶽儼然成了另一位青天大老爺。
海瑞還沒真正開始發威呢,這位鄭知縣卻已經接發文給學道林大春,革了八個生員的方巾。雖然完全符合程式,也是知縣的職責所在,但是這般拿本縣文氣開刀,實在太罕見了。
大明的生員至於今日,儼然是參政議政的主力軍了。尤其江南地方,萬曆晚期時候的生員甚至會衝入公堂,驅逐知縣,左右訴訟……如此驚心動魄的事都是以得意的口吻寫進方誌錄於史書的。
即便現在還沒發展得那麼厲害,但生員的力量還是不容小覷的。
徐元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