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第2/4 頁)
主出現了,他便是即墨的田單。
即墨,地處富庶的膠東,是齊國較大城邑,物資充裕,人口較多,具有一定防禦條件。即墨被圍不久,守將戰死,軍民共推田單為將。田單利用兩軍相持的時機,集結7000餘士卒,加以整頓、擴充,並增修城壘,加強防務。
騎劫一反樂毅戰法,改用強攻,仍不能下,企圖用恐怖手段懾服齊軍。田單將計就計,誘使燕軍行暴,派人散佈謠言,說害怕燕軍把齊軍俘虜的鼻子割掉,又擔心燕軍刨了齊人在城外的祖墳。 而騎劫聽到謠言後果然照著做了。即墨城裡的人聽說燕國的軍隊這樣虐待俘虜,全都氣憤極了,又瞧見燕國的兵士刨他們的祖墳,恨得咬牙切齒,紛紛向田單請求,誓與燕軍決一死戰。田單進而麻痺燕軍,命精壯甲士隱伏城內,用老弱、婦女登城守望。又派使者詐降,讓即墨富豪持重金賄賂燕將,假稱即墨將降,惟望保全妻小。圍城已逾三年的燕軍,急欲停戰回鄉,見大功將成,只等受降,更加懈怠。
田單見反攻時機成熟,便集中千餘頭牛,角縛利刃,尾扎浸油蘆葦,披五彩龍紋外衣,於一個夜間,下令點燃牛尾蘆葦,牛負痛從城腳預挖的數十個通道狂奔燕營,5000精壯勇士緊隨於後,城內軍民擂鼓擊器,吶喊助威。燕軍見火光中無數角上有刀、身後冒火的怪物直衝而來,驚惶失措。齊軍勇士乘勢衝殺,城內軍民緊跟助戰,燕軍奪路逃命,互相踐踏,騎劫在混亂中被殺。
田單率軍乘勝追擊,齊國民眾也持械助戰,到了大勢逆轉之時,這些以往被迫降燕的齊城,皆加入了反攻復國的陣營。很快將燕軍逐出國境,盡復失地70餘城。隨後,迎法章回臨淄(今山東淄博東北),正式即位為齊襄王,田單受封安平君。
百戰中國之7_秦朝_滅蜀之戰
百戰中國之7_秦朝_滅蜀之戰
得分項 得分 權重
戰略意義 29 30
戰爭規模 16 20
傷亡規模 16 20
戰爭知名度 10 15
將領知名度 9 15
總分 80 100
兵將 秦國 蜀國、巴國
雙方兵力 10萬 40萬
傷亡兵力 不詳 不詳
將領 司馬錯 不詳
戰略意義
秦國攻佔蜀國和巴國後,秦國疆域一倍有餘,綜合國力大幅提高。秦國先後在這裡修建了都江堰和鄭國渠,將成都平原作為秦國的糧食基地,以供應秦軍常年征戰。這一戰奠定了秦國打天下的物質基礎。
戰爭規模
秦國
10萬精兵
蜀國、巴國
總兵力在40萬左右
傷亡人數
秦國
不詳
蜀國、巴國
傷亡超過半數
將領
秦國
司馬錯
蜀國、巴國
不詳
戰爭程序
秦國滅六國,是眾所周知的事情,但秦國統一中國,滅掉的遠不止趙國、魏國、韓國、楚國、燕國和齊國這六國,被秦國滅掉的國,比較大的還有義渠、隴西、蜀國、巴國等。
蜀國、巴國兩國均在今四川,蜀國首都成都,巴國首都重慶,這兩國互相併不友好,他們聯合周圍的小國,連年對戰。
秦國與蜀國之間,經歷了100多年的紛爭,主要是圍繞南鄭(今漢中)的爭奪,雙方各有勝負,南鄭也在秦蜀兩國間多次易主。
筆者在西安上學之時,曾坐火車從西安到漢中,途中花了10幾個小時,後來看地圖才知道,西安到漢中直線距離不遠,只是沿途秦嶺山脈眾多,火車因此速度緩慢,料想2000多年前秦軍從咸陽到南鄭,也是相當艱苦。那麼蜀國的從成都到南鄭又如何呢,所謂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蜀國要從成都到南鄭,可能比秦國更為艱苦。
既然南鄭是這麼一個難以到達的地方,南鄭為什麼會成為秦國和蜀國的必爭之地呢?因為這裡是一個落腳點,作為進一步進攻對方腹地的一個軍事基地,佔有了它,己方可以從這裡進攻對方,敵人也不可能越過這裡來攻打,而如果失去了南鄭這個屏障,對方就有可能殺到己方腹地,兵臨城下。
秦國與蜀國繞南鄭100多年的爭奪戰中,誰也沒有能力長時間佔有南鄭。秦國的主要兵力用於對付東方各國,在南鄭駐兵很少,而蜀國要防範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