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部分(第2/4 頁)
兵將 蒙古 明朝
雙方兵力 10多萬 50萬
傷亡兵力 不詳 全軍覆沒
將領 也先 明英宗
戰略意義
土木堡之變,皇帝被俘,文武百官多數被殺,50萬大軍全軍覆沒,這一戰成為了明朝的一個里程碑,此戰過後,明朝元氣大傷,對外戰略上被迫變主動進攻為被動防守。
戰爭規模
蒙古
10多萬。
明朝
50萬。
傷亡人數
蒙古
不詳。
明朝
全軍覆沒。文武大臣,英國公張輔,尚書鄺野、王佐,閣臣曹鼐以及張益等數百人,皆在亂中被殺。通常戰爭傷亡的是士兵和將軍,這一戰明朝卻把文武百官搭上去了,損失慘重。
將領
蒙古
蒙古族瓦剌部落首領也先。
明朝
明英宗朱祁鎮。
戰爭程序
明正統十四年(1449年)二月,蒙古族瓦剌部落首領也先遣使2000餘人貢馬,嚮明朝政府邀賞,由於宦官王振不肯多給賞賜,並減去馬價的五分之四,沒能滿足他們的要求,就製造釁端。遂於這年七月,統率各部,分四路大舉向內地騷擾。東路,由脫脫不花與兀良哈部攻遼東;西路,派別將進攻甘州(甘肅張掖);中路為進攻的重點,又分為兩支,一支由阿剌知院所統率,直攻宣府圍赤城,另一支由也先親率進攻大同。也先進攻大同的一路,“兵鋒甚銳,大同兵失利,塞外城堡,所至陷沒”(《明史紀事本末》卷32《土木之變》)。大同參將吳浩戰死於貓兒莊。
大同前線的敗報不斷傳到北京,明英宗朱祁鎮在司禮監王振的煽惑與挾持下,準備親征。兵部尚書鄺埜和侍郎于謙“力言六師不宜輕出”,吏部尚書王直率群臣上疏勸諫,但英宗偏信王振,一意孤行,執意親征。按照規定,皇帝出征兵部尚書鄺埜應該陪同,於是明英宗決定兵部侍郎于謙暫時代理兵部事宜。事後證明,這個英明神武的決定挽救了大明王朝。
1449年7月16日,英宗和王振率50餘萬大軍從北京出發,一切軍政事務皆由王振專斷,隨徵的文武大臣卻不使參預軍政事務,由於組織不當,軍內自相驚亂。19日出居庸關,過懷來,至宣府。大同還未抵達,由於軍中乏糧,明軍凍死、餓死不少,“殭屍滿路”。同為太監的彭德清也以天象不利為由,勸王振還軍,不從。 8月1日,明軍進到大同。也先為誘明軍深入,主動北撤。王振看到瓦剌軍北撤,仍堅持北進,後聞前方慘敗,則驚慌撤退。
本來,明軍應該經大同由居庸關回北京。中途,王振想衣錦還鄉,拉著英宗還蔚州老家要顯擺一下,欲使英宗於退兵時“駕幸其第”,顯示威風便下令改道由紫荊關(河北淶源)入京。結果,大軍驚惶退走,到處踩踏莊稼,王振又變成“人道主義者”,怕老家的鄉鄰田地也被蹂踏,在距蔚州四十里時,他又改主意,命令大軍向宣府方向行進,仍從居庸關返回。如此反覆逡巡,不僅使也先軍隊追躡上來,又使明軍側背全然暴露給了瓦剌軍。 就這樣,拖了八天之久,明軍才退至宣府。同時,也先騎兵也不慢,一路追趕,恰巧跟上。瓦剌大隊追兵追襲而來,明軍3萬騎兵被“殺掠殆盡”。
八月13日,明軍退至懷來以西的土木堡。說來狼狽,五十萬明軍,被幾萬瓦剌軍追攆。其實,如果明英宗等主要人馬進入懷來縣城,憑城暫避,還不至於敗得太慘。但王公公要等他一千多輛大車的黃白財物,遲遲不走。 猶豫之間,兵部尚書鄺野又苦求英宗撿精銳部隊拼殺突圍,皇帝被說動,大太監王振偏執脾氣又上來,堅決反對。 鄺野見不到英宗皇帝,想闖行殿親自進行說服工作。王振大怒:“腐儒豈知兵事,再妄言,必殺汝!” 鄺野此時倒不怕王公公了,回言道:“我為社稷百年著想,幹嗎以死懼我!” 王振命衛士把這位尚書趕哄出去。
明朝窩裡爭執期間,也先的瓦剌兵馬源源趕到,把明軍包圍在土木堡。
土木堡並非是一個軍事據點,其地原名“統幕”,訛稱為“土墓”、“土幕”、“土木”,不僅未有城牆護池,荒地無水草,明軍掘地兩丈多深也挖不出水來。士兵缺糧還可以忍受,沒水才是最要命的事情。土木堡南面十五里處有一條河,卻已經被也先派人首先佔據。明軍水源被斷,軍心大亂。
八月十五這天,中秋月圓,數十萬明軍被圍,又飢又渴,精神幾乎崩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