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部分(第3/4 頁)
。也先很有軍事才能,他分出一支軍馬,從土木堡帝的麻谷口嚮明軍發動進攻。堅守谷口的明軍都指揮郭懋還算條漢子,死戰一夜,瓦剌軍未能攻破。但瓦剌後續兵馬源源不斷,給守口明軍造成巨大壓力。其實,當時人在宣府的明朝將領楊洪如果領兵向也先發起進攻,可以給瓦剌軍來個反包圍,內外夾擊,說不定把也先軍馬盡數消滅掉,畢竟明軍在人數上佔絕對優勢。再不濟,宣府明軍進攻,明英宗也可以趁勢突圍逃走。楊洪過於“持重”,龜縮於宣府堅城之內,閉門不出。
也先這個人,不僅會用兵,還十分陰險,懂得“心理戰”。為了麻痺明軍,他派人進入土木堡,表示要與明朝講和。明英宗、王振聽到這個訊息,久旱逢甘雨一樣,喜不自勝。忙不迭立刻讓閣臣曹鼐擬寫敕書,並派兩個“通事”與瓦剌使臣一起前去也先處商談和議。
明軍士兵被圍兩三天,渴得要死,聽聞雙方終於講和,一下子從精神上鬆懈下來,紛紛四出找水找草料,脫離了各個關鍵防禦地點。
王振覺得大勢不好,急忙傳令移營,“逾塹而行,延徊之間,行伍已亂。”試想一下,五十萬大明軍,外有強敵,內部自己亂成一窩蜂,不倒黴才怪。
明軍南行才三、四里地,瓦剌軍隊蜂湧而上,四面圍攻。蒙古人打獵一樣,用箭射死不少明軍。然後,馬軍步兵一起上,刀砍斧剁,明軍幾無還手之力,“兵士爭先奔逸,勢不能止。”他們已經飢渴了兩三天,渾身無力,再讓這些人冒死打仗,根本是不可能之事。
混戰之間,也先關鍵時刻派出後備隊,皆精甲鐵騎,衝入明軍蹂陣。這些騎兵高舉長刀,逢人就砍,並大呼“解甲者不殺”。明兵在心理上早已崩潰,紛紛解甲。瓦剌軍高喊不殺人,只是說說而已,沒有甲冑防護的明軍個個都成了白切雞,任由手持大刀的瓦剌軍人屠戮,“(明軍)眾裸袒相蹈籍死,蔽野塞川。”人到一萬,徹地連天;人上十萬,無邊無沿。五十萬人,戰場上估計就死了四十萬。文武大臣,英國公張輔,尚書鄺野、王佐,閣臣曹鼐以及張益等數百人,皆在亂中被殺。特別是張輔,自年青時代隨父親張玉為明成祖東闖西殺,戰功卓越著,歷事四朝,盡心盡力。英宗出征,張輔已是七十五歲老翁,“默默不敢言”,只能從行,但王振不讓他插手軍政。至此,老頭子竟不能善終於家。 《明史》中講:“(王)振乃為亂兵所殺”,應該是混戰中被瓦剌軍砍死或者被自己人逃跑時踩踏而死。
明朝隨臣中,只有蕭惟禎等少數幾個人命大,連同數千軍卒拼死逃得入關。
明英宗恐懼至極,在數百禁衛騎兵的扈衛下想突圍,幾次均未成功,身邊人被殺的越來越多,無奈何,發昏當作死,他下馬放劍,坐在地上發呆,周圍僅有十餘個剩下的禁衛軍和太監喜寧陪同。
瓦剌軍打掃戰場,一個下級軍官見明英宗身上那副黃金甲值錢,叱令其脫掉。明英宗嚇呆了,又不知對方那一口蒙古語是什麼意思,沒有立即解甲,惹得對方提劍過來要砍英宗的腦袋。危急時刻,這個蒙古人的哥哥見明英宗裝束不凡,忙制止兄弟動手,率數名兵士押著明英宗去見也先的弟弟賽刊王。
這時,明英宗緩過神,問:“您是也先?伯顏帖木兒?賽刊王?還是大同王?”
塞刊王見來人出語不同凡響,立刻飛賓士見也先,報告說:“我部下俘獲一人,舉止言表甚異,莫非就是大明天子嗎?”
也先立刻派曾出使過明朝的兩位使臣去辯認。不久,二人豬顛瘋一樣跑回稟告:“正是大明天子!”
以幾萬人打敗五十萬明軍,已經出乎也先本人預料。現在,竟然能活捉大明天子,也先的心情幾乎就不能“喜出望外”四個字來表現,他自己都不敢相信這是真事。
此次三路出軍,也先不過是想趁秋高草壯馬肥之餘殺掠一番,一為尋些小便宜,二為出出氣,哪料想一舉就幹掉五十萬明軍,連大明天子也擒於手中。於是,他仰天高呼:“我常常向天祈禱,求大元重新天下一統,真是上天保佑!”這時候,也先的野心,忽然被放大了無數倍,他想再造“大元”了。但是,對於怎麼處理手中的這個大明天子,也先感到非常棘手。他做夢也沒想到過自己這麼一個邊陲酋長能逮個活皇帝。
他向左右部落頭領們問計。有一個頭領名叫乃公,大聲嚷嚷道:“上天以仇人賜我們,殺掉算了!”
瓦剌部落的一個頭領伯顏帖木兒大怒,上去就給了乃公一個大嘴巴,對也先說:“大人您身邊怎麼有這種東西!兩軍交戰,人馬必中刀箭,或踐傷身死,今大明皇帝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