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部分(第3/4 頁)
涼開口說道:
“嗯,寧參軍,你說咱們該如何安置丹陽百姓?”
打天下跟治天下從來不是一碼事,馬上得天下不難,繼續騎在馬上治天下,那就得跟西楚霸王項羽一樣東征西討累得跟死狗似的,到頭來也落不下什麼好。
一貫負責文職工作的寧採臣是不顯山不露水,略為沉吟一下,他謹慎地說道:
“距此向西百里是為秣陵縣治,乃故楚國金陵邑所在。不如用我軍的船隻載運災民至秣陵安置,兩地相距路途不遠,水上交通亦是便捷。”
聞聲,陳涼轉頭看著身邊的一干將佐,問道:
“你們覺得這個辦法如何?”
“不錯,這法子好。”
“寧參軍高見。”
“現在只好如此。”
下屬們總體的反饋意見還都傾向於支援寧採臣的意見,陳涼頷首說道:
“好,那就這麼辦了。寧參軍,你來全權負責此事。”
“是,臣下定不辱命。”
。
卷二
095辯論·書·
'更新時間'2011…12…2820:00:00'字數'3583
在埋頭種田發展多年之後,羽翼日漸豐滿的興漢軍水師東進,一舉吞滅祝重發的吳國,陳涼的地盤順勢擴張到益、荊、揚三州,幾乎將整個江水流域納入到自己的治下。毫無懸念的,此時的他已經成為最接近那個九五之尊龍椅的候選人。
為消化新佔據的地區,興漢軍暫時停止對外用兵,集中精力剿匪安撫地方,恢復生產和社會秩序。在接下來一段日子裡,陳涼的主要工作就是不斷派人前往豫章,遊說那位窩在豫章郡的內兄薛皋放下武器,不要與興漢軍兵戎相見,免得傷了情誼。
事態發展到這一步,陳涼已經無需外力相助,只要他自己不犯低階錯誤,後面的一切都將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這時候,林旭也終於能把注意力從照拂陳涼的爭霸天下之路,轉向對自身有著更為直接影響的事務,譬如說與新世界中的諸子百家達成某種默契。
每逢天下大亂之際,正是諸子百家顯露身手的大好時機,只不過這一次大秦帝國的覆滅危機,差不多是連同片界升級為世界的天地劇變一起發生的,致使本次亂世的含義不同以往。為了躲避由天地氣數劇變引發的諸多不可測因素,除了如墨門這樣素來以“兼愛天下,興利除弊”為核心價值觀的傳承源流,仍然堅持冒著風險在外奔走呼號,拯救生民於水深火熱之中。餘下的百家源流基本如陰陽家那樣緊閉山門,以靜觀其變的消極態度,等候著狀況朝著於己有利的方向發展。
無論如何,等到諸子百家的繼承者們再度出山,迎接這個全新的世界之時,必然要與林旭主導的新秩序發生接觸。
萬物生長消亡迴圈往復,靈魂歸於陰曹地府,此後再重入六道輪迴。如此這般,週而復始地構成了生命與死亡的動態平衡。而今,這個看似永恆不變的鐵律被打破了。
隨著世界升級過程中,聯絡地府的通道失效,單個陰魂又無力開起輪迴通道,它們只是本能地躲在不見天日的幽暗角落裡,而後在風雨中淒厲哀號。不消說,如果情況長此以往下去,必然釀成一場滔天大禍。好在這項工作被林旭及時接下,天柱峰舊山神廟變成了收攏陰魂的中轉站。每次陰魂積攢到一定數量後,由林旭等多位地祇聯手,在天柱峰之巔直接開啟輪迴通道送它們去投胎。
這法子確實是呆笨了點,不過在無計可施的前提下,林旭想出這種笨辦法以解燃眉之急已是殊為不易了。
人生苦短,百年時光好似白駒過隙般轉瞬即逝。對於靈智高到可以領會出生與死的差別的人類而言,死後世界是一個既陌生又恐怖的異域,因此他們才會求神拜佛,祈求自己不要落入萬劫不復的悲慘境地。死亡對人類的心靈觸動是最深刻的,假如他們知道自己死後將要投入到霍山司天王林旭的管轄之下,毫無疑問,在活著的時候就會主動變成林旭的信徒。
若是扣除掉少許不和諧的雜音,可以說諸子百家是一群哲學家。承襲自學派創始人和那些偉大後繼者,諸子百家各自有著一套看待人生和宇宙的哲學系統。
哲學研究到了極致就是宗教,傳播自身的思想文化體系,這同樣是諸子百家的弟子們畢生不遺餘力的行動準則。
一則西方諺語說:一僕不能奉二主。基於同樣的道理,一個凡人不可能同時具備兩種虔誠的信仰,假使以林旭為首的地祇們持續在人間擴大影響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