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部分(第3/4 頁)
有下面兩句:〃一部好片子能幫助我去接觸人,接觸生活。〃(一個護士)〃有時候是一種'渴望接觸人'的心情把我趕進電影院的。〃 (一個學生)
對於《藝術人生》而言,它對於電視節目製作過程中環節和電視手段的關注和思考,基於〃渴望接觸人〃的強烈願望,其最終的目的還是希望將似乎近在咫尺的〃人〃推向觀眾,讓觀眾去感受到有血有肉的鏡頭中〃人〃身上跳動的脈搏。
。 最好的txt下載網
第十七章 操作者說(1)
■王崢
■李謙
■馬寧
■李廣志
■陳鐳
■史航
■喜宏
第十七章 操作者說
作為案例的《藝術人生》
《藝術人生》製片人 王崢
我一直和廣院(現中國傳媒大學)有緣,傳媒發展研究院院長鍾大年是我研究生時的專業課老師,當年我們一個班只有九人,有幸一學期每週上他的課,經常是拉片之後他讓我們每一個人發言,每當我們要聽那時已很著名的鐘老師給結論時,他常常是說沒有結論,這就是我們同學理解的大腕老師的風格,不妄言,做作品,敏於行而訥於言的廣院版吧。
這本書由鍾老師的研究生朱冰撰寫,我們在回憶先生的教書瑣事時,電視系的那一幕經常在我腦中回放。〃不妄言,做作品〃,在《藝術人生》的六年裡,我們是〃低調的〃,雖然最近〃限期整改〃的假新聞鬧得我們組編導的爸媽親友紛紛把各地報紙寄來,我們還是認為把自己的節目交給觀眾,自己不用去評說了。借這本書即將問世之際向鍾老師請教這本書可以出版的理由,鍾老師說你們的方向不錯,在娛樂中堅持了文化,有價值。我感到這是學院和作家出版社選擇給我們出書的緣起。
作者獨立於媒體之外,這本書寫的是《藝術人生》六年的事,表達的是學院對於《藝術人生》的觀點,我們也有很多不同的看法,但是可能這也是這本書的價值,我作為在廣院讀了七年書的畢業生,提供這麼一個案例,可能對於在校的年輕人和學者有相當直觀的學術參考價值吧,也希望借這本書可以給學校做一些微薄的貢獻。
我覺得這個〃案例〃的價值在於一個老欄目的〃心路歷程〃,一個老品牌所能遇到的事情我們經歷了很多。不知不覺中,我們成為了一個老欄目,一開會都說你們欄目好多年了呵,我聽後總會感慨一會兒。以前有一位著名導演告訴我,創造出一個好欄目就趕緊放棄它,迅速開始下一個,這樣你就是一個永遠在創新的好導演。在開播一年時我曾經有過做新欄目的念頭,當時還和孟欣主任談過。但是欄目才發展,必須對欄目負責的責任心覆蓋了我個人的想法,埋頭苦幹了幾年之後,這個念頭早已消失,我發現《藝術人生》從一片激烈廝殺的紅海進入了無限遼闊的藍海,我對欄目的認識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首先在這裡感謝我的各位領導。〃到中央電視臺上班〃;《藝術人生》每一個新工作人員來組裡不會有這麼強烈的感受,但是見到了大名鼎鼎的各位領導之後一定是有了強烈的自豪感。我的各位領導,胡恩副臺長,張華山副總編,朱彤主任,王進主任,郎昆主任,以及曾經分管過《藝術人生》的金越主任,孟欣主任,還有已經退休的鄒友開主任,尹希元主任,我們在求學階段看到的電視的經典作品大多出於他們之手。我們每週二去審節目,一個編導去,其他編導也要求去,編導開玩笑是見大腕。文藝中心有著一種尊崇文化藝術的傳統,在審節目時聽領導談藝,所受到的啟迪是令人難忘的。我畢業那年我的碩士導師王紀言老師說到文藝中心工作是很多人可遇不可求的事情,他用這樣的說法來激勵我去做電視文藝節目,我想這也是很多編導的心得。
欄目開播前幾年,我們邀請了很多華人著名明星來《藝術人生》,這給了《藝術人生》極大的知名度和關注度,但是《藝術人生》不是商業電視節目,《藝術人生》是國家電視臺的節目。《藝術人生》未來如何發展?
《藝術人生》誕生於世紀之交,誕生於人們在新世紀伊始回眸一望又展望新千年之際,媒體正發生著巨大的變革,作為一個欄目,《藝術人生》像水滴一樣展現著這個時代和媒體的種種變遷,在各種可以選擇的道路中,我們的各級領導對文化藝術的尊重和歷史責任感成就了這個節目,最終,做〃中國文化藝術精神的博物館〃成為我們的一個口號。我們開始了一個新的航程。《藝術人生》未來的生命力來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