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第2/4 頁)
性的編輯工作,但無論做什麼她都是拼命努力去把它做得完美。愈努力愈有機會,《銀屏歌聲》的主管升職,王崢得到了做〃專題片〃的機會,雖然是影視音樂方面的,但她很滿足。
文編專業畢業生的〃獻禮〃之作
〃廣院〃作為中國廣播電視行業的〃人才儲備庫〃,每年都有大量的學生尋找機會進入北京的廣播電視媒體實習和工作,他們一方面是增加自己接觸社會的閱歷,更多的是想在央視找到自己的工作崗位。學生們與央視發生關係的最有效渠道就是透過自己老師的引薦,因為很多廣院老師教學並同時在各個欄目兼職策劃和編導,這決定了他們在欄目中處於重要位置,向各欄目推薦自己的門生成為他們建立〃人脈關係網路〃的通常做法。大三學生王崢第一次去央視參觀就是自己的老師、當時在央視做策劃和編導的關玲領進門的。從研究生二年級起王崢就去了央視文藝部實習,正式進入央視兩年後當她有機會爭取《銀屏歌聲》的主編位置時,她在廣院文藝系本科段學習時的班主任胡智鋒恰好是這個欄目的策劃,對學生王崢的關照在今天的他看來是很正常的事情。
胡智鋒:1998年,《銀屏歌聲》前製片人被提拔了,他也是我的老學生,後來好多人盯上了這個欄目。當時這個欄目的策劃指導也是我,在眾多的人選當中,我就推薦了王崢。當時王崢還很年輕,也沒有執掌過其他欄目,能不能競爭成功,沒有人敢打包票。在這種情況下,我專程拜訪了她的領導,談了三次,憑著我對王崢各方面能力的信任,我告訴她的領導:你用王崢肯定能做好。後來他就尊重我的意見,把這個機會給了王崢。事實證明,王崢真是個爭氣的學生。
第三章 思想拔節之苦(10)
北京廣播學院的文藝系文藝編導專業是廣院歷史最悠久的專業之一,不知道是緣分還是巧合,曾經在《藝術人生》創辦初期的時候,這個傳統的專業成了《藝術人生》的核心力量:89文編的王崢,92文編的謝君,96文編的馬寧,97文編的許蓓蓓。非常巧合的是其中王崢、馬寧、許蓓蓓都是當級文編的班長,這個團隊一度被稱為〃文編幫〃,而身為幫主的王崢經常開玩笑地講,每週五都是她們這些畢業生給文編專業獻禮。之後的許多人都與這個專業有或多或少的瓜葛,甚至《藝術人生》每次招聘的時候,一看到〃廣院文編專業畢業的〃都有天然的好感,一直到今天,幾乎廣院文編每個班每年都有人到《藝術人生》參與實習。一二年級大量以文學、文藝為基礎的人文素養的培訓和三四年級的電視思維的灌輸,讓這個專業的人似乎總帶著一種特殊的氣質,師出同門似乎更顯得志同道合,這既是一種專業積累又是一種情感的積澱。
〃廣院派〃在央視的力量就是透過這種師生、同門師兄師妹的關係傳承得以逐步強大,從《銀屏歌聲》、《藝術無極限》直至《藝術人生》,伴隨王崢在央視文藝部的成長,有相當數量的廣院學弟學妹聚攏在她門下。謝君就是其中的一位,她跟隨王崢一起經歷了以上全部三檔節目。
謝君:我最早認識王崢還是在廣院讀書的時候,我們本科都是文藝編導專業的,1992年我入校的時候她已經上大四了。那時候我們對高年級的學哥學姐們都是非常仰視的,加上王崢本科畢業後直接考上了電視系王紀言老師的研究生,我們都覺得她非常了不起,文編系的老師們也經常以王崢為榜樣教育我們,所以我們都認識她,但她並不認識我們。1998年王崢已經是中央電視臺戲曲·音樂部《銀屏歌聲》的欄目主編了,那時候欄目缺編導,於是機緣巧合,我就去了《銀屏歌聲》,開始在王崢的領導下工作。到了《銀屏歌聲》欄目組以後,我發現加上我四個編導有三個都是廣院文編系畢業的,算起來我們都是王崢的同門師弟或師妹,於是大家都覺得很親切,我們都叫王崢〃師姐〃或是〃王姐〃,而不像別人那樣叫她〃王導〃,她也不介意。
在這個由文編系〃近親繁殖〃而成的〃家族式〃欄目組中,王崢和她的部下談論的話題除了節目也大多是廣院裡大家都知道的人或事。和所有思維前衛、思想靈動的廣院人一樣,王崢從不限制學弟學妹們做節目的思路,她自己也是經常有許多新鮮的想法,她把這叫做〃冒火花〃。於是,一檔三十分鐘的節目被他們做得有聲有色,跟節目組打過交道的人經常說王崢是〃一個大學生帶著一群小學生在做節目〃。
在節目中得到歷練的廣院研究生王崢迅速走向成熟。2000年文藝部節目改版,王崢又抓住了這個機會,擔任製片人。剛接手《藝術人生》節目不久,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