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第2/4 頁)
“雄鷹”展翅:“因為專業,一切皆有可能”(7)
“李寧”,讓一切管理皆有可能!
第三節 精彩之作:以專業化追求更高境界的突破
改革家族管理,企業管理資訊化建設,為“李寧”的“二次騰飛”打下了制度基礎。
然而,當頭棒喝,一切從頭再來。
“只要你想,一切皆有可能”……專業化戰略的確定,為“李寧”追求更高境界指明瞭方向。
專業化,需要研發。這是立足本土的國際化突圍之必要根基。
於是,李寧再次亮劍,亮出一個又一個的超越與輝煌……
1。當頭棒喝,一切從頭再來
在家族企業改革和資訊化建設過程中,“李寧”一步步摸索和挪動著,在陳義宏的管理下,“李寧”也開始逐漸轉型。
然而,用盡一切辦法,銷售額卻仍未見效。
陳義宏的工作方式是李寧喜歡的:陳義宏對生意充滿興趣,喜歡每件生意都自己去做。他親手建立了佛山設計研究中心,但“包括一雙鞋子什麼顏色,一件襯衣什麼款式,他都要插手”。他親自參與設計出適當的款式,然後,將這些款式打入市場。不過,這一方式卻成了此時陳義宏不得不離開總經理職務的原因之一。
站在公司總體戰略上考慮,李寧建議陳義宏找一個助手,集中精力在戰略規劃上。
於是,張志勇出場了。
和李寧一樣,張志勇也想弄清楚一個根本問題:國內市場在增長,但為何公司銷售額卻無法突破魔障般的10億元天花板呢?而且,隨著體育用品市場容量逐步放大,李寧的公司市場地位為何反而下降呢?
審視當時,李寧發現,金融風暴這個理由並不足以讓人信服:公司並沒有出口業務,對亞洲市場沒有依賴;而國內的市場由於實行固定匯率,也沒有受到過多影響;資料統計也顯示,國內市場仍然在增長。儘管團體消費能力在降低,但是也不足以讓“李寧”一蹶不振。一定是哪裡發生了問題。這個問題到底是什麼?
面對危機,李寧並沒有退縮,也沒有把責任推到金融風暴上,他看到危機到來時公司的脆弱,希望能找到一個辦法,讓公司在重大危機面前也能順利發展。
他請來了專業的管理諮詢公司……蓋洛普公司。
蓋洛普諮詢公司對企業進行了諮詢診斷,結論很殘酷:
(1)“李寧”品牌目標消費者不清。李寧公司管理層定位的目標消費者是:年齡在14~28歲之間,學生為主,大中城市,喜愛運動,崇尚新潮時尚和國際化的流行趨勢。但真正購買“李寧牌”體育用品的核心消費者的年齡在18~45歲之間,居住在二級城市,中等收入,非“體育用品的重度消費者”。
(2)品牌面臨被遺忘的危險。品牌的忠誠度很高,但忠誠的消費者是崇拜李寧的那代人,更加年輕的新生代並不知道李寧是誰,對新生代追逐的流行時尚,“李寧”品牌是隔膜的。
(3)品牌的個性不鮮明。在真正的消費者眼中,“李寧牌”的個性是與李寧本人的形象連在一起的,是具“親和性的、民族的、體育的、榮譽的”,並非是李寧公司最近幾年奮力打造的“年輕的、時尚的”品牌個性。
(4)“李寧牌”的產品線不斷地擴張,很難搞清楚它的“旗艦產品”是什麼。更多的產品會使得消費者無法弄清楚“李寧牌”到底是什麼概念。
“李寧”的商業模式不對、不專業。公司品牌與目標設定的差距非常明顯。當消費者提出他們需要籃球服、足球服以及更專業的鞋子時,而“李寧”仍然是以T恤、短褲、運動鞋來應付。
“雄鷹”展翅:“因為專業,一切皆有可能”(8)
李寧遺憾地意識到,自己的公司仍舊只是一個產品公司,離一個真正的品牌公司還很遠。
他明白,他必須立即改變這種狀況,而這不是一個小工程。
針對這樣的一個情況……經過最初幾年的高速發展與多元化戰略的推進,“李寧”除了生產體育用品服裝和運動鞋帽,還擴充套件到健身器械,甚至還生產過西裝、襯衫、皮衣、文具、化妝品。既有適合中年人的體育用品,也有針對兒童的運動服裝及配件,然而卻沒有一個具有核心競爭力的“旗艦產品”!
於此,問題的嚴重性不言而喻。
危機四伏,李寧決定聘請IBM的戰略諮詢團隊幫助指導企業的發展。而這也再次顯示出李寧的前瞻眼光,善於藉助外力和敢作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