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2/4 頁)
所以,請你現在就決定要不要錄用我。”憑著這種氣魄,伊藤透過了面試。可能面試他的人覺得,如果以他在面試中所表現出來的魄力去與顧客交往的話,業績一定會得到提升,所以才錄用他的吧。
在受聘於AIU保險公司以後,他經常來聽我的課。在學習的過程中,他也是追根究底,對所有的問題都不放過。
只要心裡有願望,那麼你的夢想就一定能實現。人和人之間沒有能力上的差別,造成最後產生差別的,只是你所瞭解的資訊的差異。技巧、方法論和資訊,是什麼時候都能收集到的。只要你具有和優秀的推銷員們一樣的資訊,那麼,達到和他們一樣的水平絕對是有可能的事情。
在這之後,伊藤的業績令人瞠目結舌。他在1998年、1999年、2000年連續三年入選Masters Club,並且獲得優秀業務員獎;獲得1998年、1999年、2000年度PAR協作的第一名;三次獲得“經營者大型保障保險部門”的全國第一,成了一個超級推銷員。
我對他如何使用時間,進行了採訪,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我的時間使用術——案例研究(Case Study)①
AIU保險公司優秀推銷員伊藤孝之
——對你來說,“銷售”是什麼?
伊藤:是一種自我的實現,是一個人的價值的證明。我在剛踏上社會的時候,因為學歷不夠而四處碰壁,所有的外資企業都不要我。然而,現在我卻能一直保持良好的業績,這並不是為了錢,而是我想要證明我活著的意義。讓別人都注視你就是一個人價值最大的體現,我還想繼續輝煌下去。我認為,銷售也可以說是一種從無到有的過程,在推銷的過程中,你能碰到很多優秀的人。
——連續三年成為銷售冠軍,取得這樣的業績,最大的原因是什麼呢?
伊藤:如果說到知識和技術,有很多人都比我強。我認為對我而言,只有透過推銷才能獲得和優秀的人才交往的機會。推銷就是實現自我的最好的舞臺。不用花本錢,每個月還能拿到工資,恐怕沒有比這再好的事情了吧。
——那麼在推銷過程中,你是怎麼來安排時間的呢?
伊藤:在最開始的5分鐘裡,首先獲得對方的3個“Yes”,在這之後,再進行深入的提問。
銷售的過程可以分為3種型別,一類是“Wants(讓顧客覺得有需要)”的工作,一類是“Needs(讓顧客覺得有必要)”的工作,以及其他工作。“Wants”是指顧客去超市看到有自己想要的東西,所以買下了;“Needs”是指因為覺得有必要而特地跑去買;而其他工作指的是既沒有“Wants”,又沒有“Needs”的工作。在這種情況下,就要想辦法讓顧客先有“Needs”,然後從“Needs”變為“Wants”。因為對於既沒有“Wants”,又沒有“Needs”的顧客,如果想讓他們具有“Wants”和“Needs”,就只能讓他們先覺得有需要,或者是先覺得有必要,而不可能同時實現。
那麼怎樣才能讓顧客覺得有必要呢?首先要注意不安和不滿的區別。舉個例子來說,“保這些險就足夠了嗎?”這是一種不安,而“現在的這份保險在出現緊急情況時能管用嗎?”這就是不滿。
第一章 成為“時間的主人
成功的理由
我自己有一套方法能在推銷中取勝,但是我覺得有必要在一兩年以後,把這些方法都加以系統化。要不然,如果只有我一個人能把東西賣出去的話,也沒有什麼意義。
——那在推銷的最後5分鐘裡,你又說些什麼呢?
伊藤:在和一個顧客簽約以後,如果你想獲得他身後潛在的顧客群的話,就只能讓這個顧客成為你的忠實擁護者。因為就算你很生動地去推銷保險這樣的商品,但是顧客最多也就對你的技術表示欽佩,而不可能成為真正意義上的你的忠實擁護者。所以,你要做的是把“我為什麼要做這樣的工作”,“如何努力一直到現在”,也就是所謂的“使命感”傳達給對方,讓他產生同感。
所以,我在最後的5分鐘裡,做的就是向對方推銷我自己的人生哲學。
——你是怎樣把握時間,怎樣使用時間的呢?
伊藤:時間是任何東西都不能代替的十分重要的東西。然而,我們的很多時間並不是用在了工作上,而是用在了和他人的見面上。我覺得這種與他人的見面,是拓展自己的一種很好的方法,所以我們要做的非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