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2/4 頁)
075 銀行改革須與時間賽跑
079 如何把上海建設成國際金融中心
083 安然事件啟示錄
085 美國金融市場信心危機
087 推動中國資本市場與基金業發展的宏觀大趨勢
093 香港與上海——姐妹之爭
099 中國股市需動結構手術
103 中國銀行改革的“大推進”戰略
109 從國際視野看中國基金業發展
113 中國銀行業改革應採取“休克療法”
115 創新、模仿與金融發展
119 政府參股控股商業銀行治理的國際經驗與啟示
143 中國金融業的轉型——評周小川“金融業的轉變與深化”一文
147 花錢能否真正買機制
151 關於中國銀行體系引進國際戰略投資的幾大問題
165 利用資本市場打造傳媒大國
167 銀行改革所必需的外部環境
169 中國銀行業的資本充足率是否過高
177 入世五週年與中國銀行業改革
183 中國資本市場發展的廣度與深度
185 全球主權財富管理——現狀、趨勢、機會與挑戰
199 金融分業經營宜保留
203 PE與資本市場——矛和盾
205 中國投資公司需要獨立化、商業化與專業化經營
209 亞洲金融危機十週年——回顧與啟示錄
215 美聯儲及國際金融史的若干問題辨析
223 香港未來保持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的關鍵所在
227 中國金融未來十年展望
231 後記
電子書 分享網站
金融與現代化(1)
中國改革的啟航者與總設計師*在20世紀70年代末提出了中國實現“四個現代化”的宏偉目標——工業現代化、農業現代化、國防現代化與科學技術現代化。*的“四個現代化”概念雖沒有直接提及金融,但他也曾肯定地指出,“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必須特別指出的是,在論述金融的作用時,*所關注的並不是金融與傳統農業經濟或工業經濟之間的關係,而是非常明確清晰地把金融與“現代經濟”聯絡起來。儘管*並非一個受過專門訓練的經濟學家或金融專家,但作為一個富有睿智與洞察力的政治領袖,他顯然清楚地看到了金融與現代化之間的內在聯絡。
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
在發展經濟學中,現代化(modernization)往往與發達或已開發(developed)的概念相提並論。按人均GDP衡量,如果一個國家國民的收入水平達到了今天美國、歐洲或日本的水平(目前每年人均大約在35 000美元左右),那麼,這個國家就可以歸屬為“高收入國家”或“經濟發達國家”。對於中國這樣一個低收入國家,實現“四個現代化”的過程就是一個不斷“追趕”的過程,即透過國民經濟持續高速的增長,不斷縮小與發達國家的收入差距,直至收入水平產生收斂或趨同(convergence)的結果。
實現長遠經濟增長,不能單純依賴要素——勞動力與資本的投入,而必須是有生產率的顯著提高。這樣,金融的重要作用就凸現出來。因為,金融的主要功能就是動員儲蓄,分配投資,提高資源配置效率,從而幫助社會提高生產率。運作良好的、有效率的金融體系是實現經濟可持續發展從而最終實現經濟現代化的一個重要因素。
從全球範圍來看,銀行對於私營部門信貸額佔GDP的比例越高,人均GDP水平就越高;股市市值佔GDP的比例越高,人均GDP水平也越高;債市市值佔GDP的比例越高,人均GDP水平也越高。可見,發達的金融體系通常伴隨現代化的經濟。而且,近年來經濟學界大量實證研究表明,上述關係並不只是一種簡單的統計相關性,而是反映了金融與經濟發展的一種因果關係。
可慰的是,中國政府越來越認識到金融的重要性,近年來尤其致力於推進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