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3/4 頁)
融業重組,在銀行改革與資本市場改革上都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中國的銀行與資本市場還有許多不完善之處與薄弱環節,未來還繼續面臨著相當大的風險與挑戰。中國已是名副其實的全球製造業大國,但中國還不是金融大國,更非金融強國。中國在資本市場發展上的差距與美國、英國等發達國家相比尤其顯著。
在未來若干年,金融改革與金融業發展應當繼續是中國整體經濟發展的戰略重點。如果不大力發展金融市場,不能大幅提高金融體系的效率與穩定性,中國過去二十餘年GDP增長的高速度,如今將很難持續,甚至還會面臨系統性的金融風險。
金融的現代化決定成敗
金融的現代化是經濟現代化必不可少的工具與途徑。事實上,現代化的金融體系也是經濟現代化的一個最顯著的標誌,因為金融體系的發展水平比較綜合地反映了一個國家的法治建設、社會穩定與經濟結構,從硬體與軟體兩方面客觀地區分了傳統社會與現代社會的差別。可以說,沒有現代化的金融,就不可能有真正現代化的中國。具體分析如下:。 最好的txt下載網
金融與現代化(2)
第一,金融體系反映了一個國家的“軟實力”(soft power)。可以粗略地說,製造業主要體現的是國家的硬實力,例如,企業生產多少噸鋼材和多少輛汽車等。而一國金融的發達與否既衡量了該國的硬實力,也評估了該國的軟實力。發達的金融體系不僅需要有先進的IT系統與通訊網路等作支撐,更需要先進的軟體,其包括內部風險管理、業務模式、產品開發、服務質量、公司品牌與文化等,同時還需要優良的外部軟環境——自由競爭、法治、公平遊戲場和合理稅賦等。
中國的金融發展已往忽視了非實物形態表現但又至關緊要的軟體內容。無論是上海的陸家嘴,還是北京的金融街,大量資源流入而鑄就的高樓大廈等硬體,實際上就是被美化的房地產開發罷了,而在金融制度和金融政策等軟體的投入方面重視不夠。如果只需透過房地產等硬體投資就能打造現代化的金融中心,那麼阿聯酋的迪拜也許已足夠條件挑戰紐約與倫敦,甚至有理由取而代之成為國際首屈一指的金融中心了。
第二,金融系高階服務業,是現代經濟不可或缺的部分。現代化的經濟結構中的一個典型特徵是現代服務業在GDP中佔很高比例,通常在70%以上。而金融業就附加值而言是服務業中最重要的板塊之一。此外,金融的發展往往需要相關服務,如法律、會計、審計、稅務和IT等專業服務體系的配套、支援,因此,金融能刺激推動相關服務業發展,並具有產業集聚催化劑與領頭羊的作用。目前中國的現代服務業發展滯後,服務業佔GDP的比重不但遠低於發達國家,而且也低於印度等新興市場國家。顯然,發展服務產業不能只靠開餐館、小店鋪之類傳統服務業,而是要重視發展高附加值的金融服務業,才能事半功倍。
第三,建立現代化的金融體系必須有現代化的教育制度與人才制度作為前提。金融的元素是金融資本,但更重要的元素是人力資本,是高素質的專業人才。紐約與倫敦的金融業集中了全世界一大批學歷最高、素質最好的專業人才。以華爾街為代表的金融業是美國一流大學商學院畢業生的首選 行業。
與製造業不同,就競爭力而言,勞動力成本對於金融業發展不是重要因素。近年來中國大型商業銀行在海內外成功上市,其股票甚受市場追捧,但其投資故事亮點裡並不包含低廉的員工成本這一條。恰恰相反,投資者擔心的是中國銀行機構員工數量過於龐大,專業素質普遍不高。換言之,投資者並非只關心銀行的絕對成本水平,而是更關注成本與收入比、資產回報率與股本回報率等指標。
鑑於人才對於金融業的重要性,金融體系的發展程度取決於一個國家教育體系發達與否,因而也間接衡量該國教育體系的質量水平之高低。除了高等教育所培養的金融人才數量與質量,金融體系的發展水平也受金融機構自身人才制度與政策環境的制約。對於中國的金融機構來說,無論是商業銀行、投資銀行還是保險公司,國有控股或參股的比例越高,吸引人才、激勵人才、挽留人才所面臨的困難與挑戰也就越大。在經濟全球化的時代,如果中資金融機構的人才制度、薪酬激勵政策與內部文化不具吸引力,一流人才就可能流失到外資金融機構。歸根結底,金融體系的效率與競爭力取決於優秀人才,現代化的金融體系離不開現代化的教育制度與人才制度。 。 想看書來
金融與現代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