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第2/4 頁)
起。分道揚鑣後,我們仍然是朋友,相互問候、幫忙,而且我們對新的感情都很謹慎,包括性。我沒想到的是,有一天他幫我收拾新租的房子後,我們又倒在了一張床上。我們也說不清為什麼,儘管一次次地相互保證這是最後一次,然而從來沒有兌現過。我們很清楚兩個人不可能再走到一起,或許只是因為還沒有找到新的夥伴吧。如果有一天,我們當中有一個人有了新的感情歸宿呢?這種情況肯定就會停止。可是,如果先開始的是他,我真的擔心自己會難過得要命。請幫幫我,我的這種做法,這種想法還正常嗎?幫幫我。
■方剛回復
由證書來確定的結婚與離婚,從來無法一攬子解決情感問題,更無法解決複雜的人性。到一定年齡之後,無論男女,其實都應該正視並承認:性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你們在尋找著感情歸宿,但這並不意味著你們在新的感情歸宿到來之前不需要先滿足生理的需要。而性,在一些特殊的背景下,確實有充分的理由超出習俗與“倫理”認可的範圍,比如你們現在的情況。老實說,我以為對於離婚後仍單身的兩個人來講,彼此獲得性的安慰與滿足,比起從其他渠道得到這種滿足,是最方便也最少麻煩的,是最“安全”的選擇。我們都是有血有肉有欲求的真實的人,不要讓所謂的習俗與規範傷害了我們自己。至於今後一方先行退出可能帶給另一方的煩惱,那是今後的事,相信車到山前必有路,不要為將來犧牲現在。
■來信
最近我剛剛離婚,其實早在一年前,我和他就已經分居。離婚的原因我不想多說,只是有些事情不明白。我覺得男人的思維方式很奇怪,他能剛剛在電話那邊說多麼不想離開我,馬上就接著商量我們財產分配的事情。還有,我們正式分手後,他經常打電話給我問是否需要幫忙,還說有難處一定要告訴他,他其實仍然愛我。可我有幾次回去拿剩下的一些東西,注意到屋子裡明顯地有女人住過的痕跡。還有其他一些看起來有點矛盾的事情,在這些問題上,男人究竟是怎麼回事?是他們太過現實還是我太天真?男人都是如此嗎?
■方剛回復
作為離婚的前夫,他說仍然愛著你,與他和別的女人同居或發生性關係,有什麼衝突的地方呢?性是一種很自然和正常的需要,沒有理由因為對離異前妻仍有感情,就戒絕性生活呀。男人是可以將愛和性分開的,而且至少在某些時候,這種分開並無不當之處。
不想離婚而又不得不離婚的事情,也是很常見的。前者是感性,甚至是生活的慣性,而後者是理性,是權衡利害得失的選擇。
你看他的行為矛盾,是因為你太習慣於以自己的思維方式和價值觀念來審視別人,而沒有努力站在對方的位置思考,或試圖讓他解釋他的矛盾。我想,這也許同樣是你們離婚的根本原因。
好的婚姻,一定要試圖讀懂對方。你沒有錯,他也沒有錯,錯的是缺少交流和相互間耐心、深入的解讀。
■來信
離婚一年後,我才開始重新約會,而且對方正是我非常欣賞的那種型別,我們對很多問題有共同的認識。而且他很有生活情趣,經常帶給我小小的驚喜。可以這樣說,我認為在感情中重要的,而恰恰我前夫不具備的東西,他都具備。可是,他是那種言談舉止之間流露出很強的優越感的男人,有時候讓我感到有壓力,好像要不停地在各方面“充電”,才能趕上他的步伐。我渴望和他在一起,但是我媽媽勸我放棄,說有強烈優越感的男人,多半也是以自我為中心的男人。我不想放棄,但同時又覺得媽媽的話不無道理。我該怎麼辦?
虹橋門戶網。
第37節:告別離婚(37)
■方剛回復
愛情與婚姻應該是一種最平等的人際關係,沒有了這個基礎,不可能造就真正意義上的婚姻,比如皇帝與妃子們的關係。
我雖然不能確定優越感的男人一定是以自我為中心的,但可以確定愛情與婚姻不是職場競技,優越感在這裡派不上正面用場。你現在需要確認的是,他的優越感僅僅是一種“身世顯貴”的習慣,一種外在的表象而並未影響他與人的平等交往,還是已經“墮落”到難以俯下身來,以平等的姿態面對他人。
至於“充電”的壓力大可不必有。我們習慣的一種錯誤觀念是,夫妻“比翼齊飛”、“門當戶對”才幸福。其實,幸福的婚姻並不是找一個事業上的合作伙伴,家裡的閒言碎語也不需要以哲學和美學為主題。“共同語言”同樣是一些生活上的瑣事,而這些瑣事上的態度一致,恰恰是因為背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