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第2/4 頁)
不違背公認會計准則的要求。
2000年第4季度,Freddie Mac開始透過“政府證券結算公司”(GSCC)對這些合約進行清算,同時繼續按套期保值會計進行賬務處理。然而,由於使用了GSCC的交易平臺,Freddie Mac可以與不同的交易對手分別簽訂上述兩個協議。這項預期外的交易結構變更維持了遠期合約以淨值結算的基礎,同時有效降低了交易費用。然而,這次變更也代理了特別的影響—遠期合約不再符合公認會計准則對衍生工具的定義。由於Freddie Mac沒有及時進行會計政策變更,交易利潤被遞延到“累積其他全面收益”,累計減少淨利潤億美元。
4。 “房地產信託投資”套期
1997年2月,Freddie Mac透過發行普通股和總額為40億美元的永久股息下調型優先股,成立了兩個近乎全資(擁有的股權)的子公司,從事房地產信託投資(REIT)。REIT優先股在兩家子公司的賬上列為股東權益,在Freddie Mac的合併資產負債表上列為少數股東權益,在合併利潤表上反映由優先股股東享有的收益。
公認會計准則明確規定:“一家或多家被合併子公司的少數股東權益不能作為被套期專案”,但為了將這些優先股也納入套期會計的核算範疇,從1998年第4季度起,Freddie Mac改變了上述報告方式,將REIT優先股作為債券列報,同時把股利支出改作財務費用。透過這項操縱,Freddie Mac累積藏匿了億美元的利潤。
經過事後調查,被Freddie Mac用做利潤調節的衍生金融工具多達10餘種,累計隱匿利潤(抵消損益後)接近50億美元。除此之外,Freddie Mac還在金融資產轉讓和證券化、金融工具股價等手法,隱匿了近4億美元(抵消損益後)的利潤。。 最好的txt下載網
套期會計(3)
第四是公允價值確定
FASB在2006年9月釋出了《財務會計準則公告第157號—公允價值計量》,將公允價值定義為在計量日市場參與者之間在有序的市場交易中,出售資產所獲得的價格或清償債務所付出的價格。這個定義強調公允價值的計量要以市場為導向,並將所有的金融工具分成三個層次。第一層次是有活躍交易市場的金融工具,比如上市公司的股票,這類金融工具的公允價值根據活躍市場的報價確定;第二層次是交易市場不活躍的金融工具,比如未上市公司的股票價格,這類金融工具的公允價值應參照同類產品在活躍市場中的報價或者採用由客觀資料支援的價值模型確定;第三層次是沒有交易市場的金融工具,比如公司授予管理人員的股票期權,這類金融工具的“公允價值”需要管理層根據主觀判斷和市場假設建立估值模型確定。美國第157號會計準則對金融工具公允價值的計量方法是有順序假定的,首先看是否適用第一層次的標準,不適用的情況下再逐級向第二層次、第三層次判斷。在公允價值計量的三個層次中,第一個層次的計量依據最為客觀,而第二和第三個層次帶有明顯的估計性質。
FASB157要求公司必須對所有資產和負債的第一類、第二類、第三類分佈做出詳細的披露,這樣一來,對於華爾街的每一家公司,投資者和分析師關心的問題只有一個:你有多少第三類資產?我不管你的第三類資產包括了什麼,不管你標榜你的資產質量如何之高,只要是第三類,它們就只有一個帽子:“毒性資產”,於是第三類資產的估值由“盯模”變為“盯零”,直接零值沖銷,這導致華爾街對公允價值會計規則提出強烈抗議,要求停止公允價值計量,保留歷史成本計量屬性,可這又被支援公允價值計量的人士批評為這是發燒的人埋怨溫度計有問題進而要求修訂刻度的荒謬之舉。
中國央行行長周小川也撰文指出在此次(金融)危機中,公允價值暴露出的問題主要體現在:一是公允價值較之於歷史成本加劇了市場的波動。公允價值較之於歷史成本更加動態,更能反映資產和負債的實時價值,但另一方面也加劇了資產和負債的價值變化,並透過公允價值計價工具的損益變動加大了收益的波動性。在此次危機中,各金融機構因為持有大量抵押類證券,按照公允價值計量出現了大量未實現(unrealized)且未涉及現金流量的損失。這些損失僅具有會計意義,但這種天文數字的“賬面損失”卻扭曲了投資者的預期,形成了“價格下跌—資產減計—恐慌性拋售—價格進一步下跌”的惡性迴圈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