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部分(第1/4 頁)
要想不行“霸權”,不以強勢姿態對孩子指手畫腳,老師和家長就應不時“蹲下來做個孩子”,以孩子的視角換位思考,感受他們的所思所想。
前不久,朋友王碩在講他教子的故事時就感慨萬千:“不瞭解孩子真是不行,會犯主觀錯誤,會是個糊塗和不講理的家長!”原來,王碩對上小學四年級的兒子王儀一直管得很嚴,放學後從不讓兒子獨自外出,不讓兒子結交朋友,除了一心學習,竟不給兒子一點自由。兒子整天鬱鬱寡歡,一點孩子的朝氣也沒有。爺爺奶奶看在眼裡,十分心痛小孫子,便要求王碩不要對孩子管那麼緊,王碩就是不聽。爺爺氣不過,想了個辦法,今年“五一”長假時和顏悅色地對兒子說:“你是我兒子,再大也該屬我管。這樣,這次‘五一’長假你就聽我的安排,做什麼事由我說了算,老爸也就要求你完全服從這一回。”兒子不知70多歲的老爸葫蘆裡賣的什麼藥,但看到老爸那認真樣,就答應了。老爸要讓聽他的,不就是假期不讓自己再出去打牌、釣魚嘛,就聽他這一回,憋不壞自己。
愛孩子更要了解孩子(4)
放假期間,王碩在老爸給他安排事情之前,毫無例外地先給兒子安排了一大堆作業,加上老師佈置的作業,他感覺兒子這幾天長假會學得很紮實。然後他便等著老爸給他安排事,誰知老爸笑眯眯地對他說:“這幾天長假,你就陪王儀在家,王儀做什麼作業,你這個老大學生也跟著做什麼作業,到時候你倆的作業我要一塊檢查,看看是我小學生孫子做得認真,還是你這個大學生兒子做得好!”
聽了這樣的安排,王碩哭笑不得,老爸真是老糊塗了?讓我做小學生做的事!他剛要反駁,老爸抬手製止:“你不要說話,就聽我的!”
接下來的幾天,王碩在老爸的監督下,和兒子一人趴一張桌子,老老實實做起了“作業”。整整三天過去了,兒子的作業沒完成一半,他也整整辛苦了三天,屁股坐痛了、手寫酸了、眼看花了、腦子用麻了。他開始後悔這個倒黴的長假不該給兒子佈置那麼多的作業,沒想到老爸用這種方式來整自己。第四天,他想打退堂鼓,連續好幾天不出門,沒完沒了地算啊寫呀,這滋味實在不好受。“你不能老是讓我在屋裡坐牢!”他對老爸發牢騷。可老爸板著臉說:“不行!你答應過,這個長假聽我的。王儀的作業寫到哪兒,你也得寫到哪兒!”
到了第六天,王儀的作業仍有不少,都是王碩佈置給兒子的。王碩的老爸對兒子和孫子說:“你倆的作業都不用寫了,王儀出去玩,我和你爸爸在家有點事。”
看著王儀走出去的疲憊身影,老爸對王碩說:“你和王儀打了六天疲勞戰,王儀的作業還有一大截沒做完!你也當了六天‘特殊學生’,老爸想聽聽你的感受。”
王碩望著老爸說:“其實從第三天,我就感到你的用意了,我平時對王儀管得是太嚴,這次和他一塊做了次孩子,才知道我以往有多冷酷。老爸,往後教育王儀是該寬鬆點,找出更適宜他學習和成才的辦法。”
老爸聽了,連連點頭:“王碩呀,這幾天的作業你算沒白跟我孫子做!”
蹲下來做了一次孩子,使王碩這位當老爸的得以換位思考,小王儀的境遇也因此而得到改變。小王儀是幸運的,可是還有許許多多像王儀這樣境遇的孩子,如果他們的爸媽不改變自己的教育方式,孩子們的青少年時期將會是多麼的苦澀啊!
不僅家長要改變不合理的教子方式,我們一些老師也應經常檢討自己的教學方法,學會換位思考。
如有位帶小學四年級語文的王老師,每次講完課後,總要為同學們佈置下一大堆作業,學生們都很怕上他的課,可他卻認為這是為孩子們好。一次,因班上孩子沒按他的要求背好課文,就一怒之下加罰孩子們當晚回家將沒背出的千字課文抄寫五遍!他的“成命”一出,孩子們立即露出一張張驚恐、委屈、無奈的小臉。他知道除了語文課,孩子們還有不少其他課的作業要做,但他就是要懲罰這些不聽話的孩子。
放學時,他站在辦公室門口,看到學生們一個個怯生生地從他身前走過,飛快地跑遠,感覺像是在逃,他的心陡然一震。這天晚上,他突然閃現出一個念頭:自己也抄五遍課文,和學生同甘共苦!明天對同學們好有個說服力。相信到時候,同學們一定會為他這個當老師的良苦用心而感動。
晚飯後,他開始抄課文。第一遍、第二遍都較輕鬆地完成了,第三遍開始變得艱難起來,手已有些痠痛,但他仍憋足勁抄完了。當抄寫第四遍時,他感到又疲又乏,手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