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部分(第2/4 頁)
注目。 在開場白中,杜魯門說他是在波茨坦會議上才結識丘吉爾和斯大林的,
自那時起,他對這二人越來越喜歡。他稱丘吉爾為當今最傑出的人士之一,
隨後說道:“我知道他會向世界發表一些建設性的意見??” 丘吉爾開始了他的演講,他說,一位以私人身份進行訪問的人能夠被美
國總統引見給學術界的聽眾實屬榮幸,也是幾乎不多見的。
總統不顧公務繁忙、責任繁重、事務繁多——這些都是不經請 求而來的,但他從不畏縮——不遠千里來參加今天的聚會,給我們
增添了不少尊嚴和光彩,也使我有機會向我們的同宗以及我在大洋 彼岸的同胞,可能還有其他一些國家的人民發表演說。
總統剛才說我有充分的自由把我在當前這個充滿焦慮和困惑 的年代中自己的真實想法如實地告訴大家,這是他的希望,我相信
也是大家的希望。因此,我一定會利用這一自由權利??
他說,他對俄國人民和他戰時的同志斯大林元帥懷有崇高的敬意。“我 們歡迎俄國獲得它成為世界首要國家一員的合法地位。我們歡迎它的旗幟在
海上飄揚。我們尤其歡迎俄國人民同我們大西洋兩岸人民間的接觸更加頻繁 不斷,日益增加。”丘吉爾又說,然而,他有責任列舉“一些事實”。於是,
他開始進入他演說的另一部分,這就是後來引起轟動的那段話,丘吉爾在這 段話中以其特有的鮮明的戲劇性的方式強調了這樣一個無可爭辯的事實,即
一道“鐵幕”已籠罩在東歐。
從波羅的海的斯德丁到亞得里亞海的的裡雅斯特,一道鐵幕已 籠罩了整個大陸。鐵幕的後面是中歐和東歐所有古老國家的首都。
華沙、柏林、布拉格、維也納、布達佩斯、貝爾格萊德、布加勒斯 特及索菲亞,所有這些名城及其周圍的人口都處於我所必須稱的蘇
聯範圍之內,它們都在不同的形式上不僅受到蘇聯的影響,而且也 受到來自莫斯科的非常強大的、而且在許多情況下程度越來越厲害 的控制??
蘇聯人並不希望戰爭,希望的是得到戰爭的果實和他們的勢力和信條的 無限擴張。需要作出的回應是,西方民主國家特別是講英語的英國和美國結
成聯盟。因為丘吉爾瞭解俄國人,俄國人最為崇尚的莫過於力量,最不怎麼 尊敬的莫過於軟弱,尤其是軍事上的軟弱。
從杜魯門臉上的表情和他好幾次的鼓掌當中可以明顯看出他是贊同丘吉 爾的觀點的,臺下的聽眾亦是如此。
然而,美國上下對此的直接反應卻是強烈反對。一篇篇社論指責丘吉爾 破壞了美蘇之間本已十分緊張的關係。《華爾街日報》認為,美國不需要同
任何其他國家結盟。《民族》週刊稱杜魯門老是把自己與這件事聯絡起來是 愚蠢之至。沃爾特?李普曼則把丘吉爾的這次演說稱為“幾乎是災難性的大
錯”。在莫斯科,斯大林抨擊這是對蘇聯的“宣戰”。
面對如此眾多的批評,杜魯門驚呆了。回到華盛頓後,他立即開始開脫 責任。他對記者們說他從未得知丘吉爾要講什麼,還說美國是一個自由國度,
丘吉爾完全有權利按照他自己的想法去講。在亨利?華萊士看來,杜魯門也 同樣不夠誠實,因為他堅持說事先並未看到過演說稿,還稱丘吉爾使他處於
非常難堪的地位。當記者們追問他對丘吉爾演說的看法時,他本有時間思考
一下,卻笨拙地答道:“無可置評。” 為了安撫斯大林,杜獸門還專門寫信給斯大林,提出他可以用“密蘇里”
號把斯大林接到美國來,並允諾將陪同他前往密蘇里大學,這樣斯大林就可 以像丘吉爾一樣發表自己的看法。但斯大林謝絕了這一邀請。
這段時期杜魯門日子很不好過。新聞界和越來越多的美國人都覺得他頭 腦混亂,態度曖昧,不能制訂明確積極的對蘇政策。政府中那些被認為是了
解內情的人對局勢也同樣不甚明瞭。但同時,杜魯門一面對丘吉爾的演說拒 絕承擔責任,一面還對埃夫里爾?哈里曼說,蘇聯人拒絕從伊朗撤軍可能意
味著戰爭。哈里曼已辭去駐蘇大使職務,現在在杜魯門的懇求下即將擔任駐 英大使。他對丘吉爾的講話極為贊同,在這一點上他同李海、福雷斯特爾、
迪安?艾奇遜等人不謀而合。而這些人則同哈里曼一樣滿心希望能得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