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2/4 頁)
法寶兵器和天書,沾穢欲返好辛苦。
三味真火要煅燒,三清聖水多噴鍍。
紅塵大都是凡物,或人或妖不胡塗,
方圓規矩都鑿定,各按其位無天誅。
秩序既然井然,從此天下自然太平,便待一個人、神、魔、妖共處共存的盛世出現。可惜天道初成便以為福之禍所倚,禍之福所靠為本,講究矛盾的相生相剋,且以所謂變幻無常為美,結果天地三界反倒生出了無限的禍患。皆因在這六靈之外,還有二靈,都是忽視不得。
這二靈俱是無陰無陽之物,一個便是佛,一個便是魔。佛有浩瀚法力,在九重天上西邊闢出一隅居住,喚作極樂,中間聖地取名靈山,倒也其樂融融,怡然自得。魔在天地邊緣得了四座寶山可供棲息,分別稱之青龍、白虎、朱雀、玄武,碩大無朋,種種規模足比凡塵俗世。每座山又分了三個峰,分別以左中右區分稱號,共有十二位魔帝,以烏麒麟為相,下設朝堂禮儀和百官節制。
魔道的力量甚是龐大,卻被擠將在宇宙的縫隙,教他們如何能夠甘心?便往往做出一些亂心迷神之舉。先時十二魔帝尚有忌憚,只是蠱惑水神共工與火神祝融大戰,以為初探。水神共工戰敗,羞愧之下觸動不周山,結果倒塌了一根神柱,終於天地傾斜失衡,湧出了無數的災難,生靈塗炭之下,人妖萬物皆滅絕大半。
天帝勘驗了真相,卻不願與魔為敵,行姑息之策,反倒助長了魔帝的重重囂張氣焰,至此公然招兵買馬而無晦,更有圖謀昭然。後待得時機成熟,四大魔山十二峰悉數起軍,挾無數魔兵魔將攻伐中土神州,其勢頗為浩然,勢不可擋。三界中凡失意落魄之神仙、狡詐殘暴之妖怪、流利落魄之陰魂、貪圖富貴之凡人,皆有不少被納入了魔軍的麾下。
那黃帝便為漢民之老祖宗,看神州塗炭,便與炎帝商議連袂,掛二龍五爪帥旗,收馬匹、造戰車、鑄兵器共抗魔襲。天帝看勢不得已,恐眾神仙責難,便盡遣二十八部星宿天兵,每一部各有三千人,帶火器雷電、醫傷草藥無數,合計八萬四千大軍,號稱十萬落凡,會同黃帝本部兵馬十萬,炎帝禁軍七萬,十殿閻羅陰兵三萬,與中冀合兵一處,誓與魔帝統帥蚩尤死決。
其時蚩尤轄八十一兄弟,銅頭鐵額,各領得兩千蠻軍會師。蚩尤又自率十五萬來犯。魔帝每人各出兵二萬,挾毒蛇猛獸與魔器魔寶,又收三界之中散兵遊勇七萬,統統納歸蚩尤來調督差遣。此戰歷時三月,天地各薄一尺,前後一共七十一仗,雙方兵卒幾乎悉數殆盡。
第二章 靈異小鎮
後黃帝危難之時,受九天靈山神佛全力相助,得八佰羅漢和三千比丘僧眾突擊,一時銳不可敵,又得了九天玄女傳授九門八卦大陣,能進跟能退,能合能開,甚是厲害,至此士氣大振,克敵必勝。
蚩尤連連後退,卻被困於號魔山,終究受縛被殺,身骸壓於天涯海角之下,永世不得超脫。十二魔帝則隕了八位,餘者逃回四山十二峰,元氣大傷,從此一蹶不振。而經此一役,凡間綱常析離崩亂,人妖各有分化,彼此對立,史稱‘黃帝后元’。”
眾人哈哈笑道:“有趣,有趣,只是你講得實在太多,我們聽過便忘了。”卻看鎮外衝來了一駕馬車,一路疾行狂奔,在鎮上的一家有名的吳記藥鋪前勒馬停下。
馬伕不待停穩便跳將下來,大聲叫道:“吳大夫在嗎?快來救命。”見無人答應,等待不及,從車上抱下一個女子便往鋪裡闖去。便看裡面跑出一個夥計,慌忙伸手阻攔,喝道:“大夫正在後堂診斷,病人甚多,你也該排隊才是。”
馬伕急道:“這裡哪裡有什麼病人,再等候一時,姑娘家便沒有了性命,你給我讓開。”用力將他磕碰到一旁,掀開裡間的簾子,徑直來到裡屋。
那簾子上書道:“病患之急急於天,療疾之重重於地”。那馬伕不及朗誦,看著一個鬚髮皆白的老者正在替一個臉色蠟黃的胖子把脈,急忙跪倒,道:“您便是吳大夫麼,好歹請你菩薩心腸,先來救救這人的性命。”
吳大夫微微一怔,定睛打量他懷中的女子,見她臉如金紙,神色甚是慘淡,不覺啊呀一聲,驚道:“好險,這鬼氣昭然囂張,都已然冒出來了。你若是再來得遲些,便是大羅金仙下凡,也施救不得了。”
馬伕一抹額頭汗水,應道:“正是如此急迫,小人才不能在外面等待,適才性急魯莽之處,也是迫不得已。”
吳大夫不以為然,掏出一張七花草甸放在那女子的身子底下,頷首撫須道:“無妨的,你切莫掛懷內疚。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