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第3/4 頁)
處是不負責任的諱過與貪婪的鑽營。他把自己放在了什麼都懂的位置上,不得不事必躬親,勵精圖治。可是這樣做的結果,哪怕是一天處理十件事,判斷對了五件,也是不小的成就,可是拿錯了的判斷下去就是滔天惡浪。上臺之始不見得有多麼正大光明,硬是要給人以果斷明快的印象,必得乾綱獨斷,而內力不逮,只能是剛愎自用。日久,旁邊的人也不多言,只揀喜歡聽的說,故此也沒有什麼高招。表面上能與大臣們對談,實際上什麼也聽不進去。最後被妻兒所弒。
李世民認為,隋文帝的智慧和能力遠遠超過他。同樣有十件事出來,隋文帝的遠見卓識,一下子就能拍對六件,而李世民則只能拍對兩件。所不同的是,李世民雖然只對兩件事有準確的判斷,但是他可以把自己判斷不清的事,交給他信任的大臣去議論或爭論,他在一邊坐山觀虎鬥,支援論據最充分的一方。這樣,十件事可能全對。而隋文帝卻沒有這樣幸運,他沒有可信賴的大臣去爭議。他判斷錯了的那四件事,就沒有了更正的機會,貫徹下去就是災難。
把李世民對隋文帝的這個評價,抹去一些特定的詞彙,放到今天的企業家族群中去,可謂準確地反映了當今企業家的心態。造成隋文帝悲劇的原因眾多,其中很重要的一條就是,對人性深深的恐懼和無與倫比的能力,使他不能相信也看不上任何一個人,最終使自己淪為自己的奴隸。
BOOK。▲虹橋▲書吧▲
第21節:心智一:瞭解恐懼,接受真實,認識自己(5)
深深地瞭解自己,才是擺脫被恐懼奴役的路徑
當代大儒梁漱溟曾經給出了擺脫被恐懼奴役的藥方。他說:〃人類不是渺小,是悲慘;悲慘在於受制於他自己。深深地進入瞭解自己,而對自己有辦法,才得避免和超出了不智與下等。這是最深淵的學問,最高明、最偉大的能力或本領。〃大師的話樸實,也很深刻,一下子就抓住了問題的核心:深深地進入瞭解自己,瞭解自己的恐懼。
人類不是渺小,是悲慘;悲慘在於受制於他自己。深深地進入瞭解自己,而對自己有辦法,才得避免和超出了不智與下等。這是最深淵的學問,最高明、最偉大的能力或本領。
中國企業家創業之初,專注使他們精力充沛、目光敏銳、善於捕捉機遇。專注是一切能量的精髓所在。專注意味著將一個人的心智、心腸、心理的能量用於一件事情,用這種能量面對那件事情,知覺那個事情。可是,隨著企業規模的變大,選擇機會的增多,他們卻忘記了專注是他們能力的根本所在。把專注過程中的一些副產品,比如經驗、概念、模式、個人英雄主義等等當做了能力本身。要呼喚〃心明〃這位〃主人〃出來當家做主,聰明才會變成〃睿智〃。通常企業家自覺或者不自覺地都做了自己能力的奴隸。
初步的成功可以靠個人能力,但持續的成功必須靠人格凝聚的團隊。
初步的成功可以靠個人能力,但持續的成功必須靠人格凝聚的團隊。多數企業家對自己個人的智慧和能力有了充分的信心,卻不懂得駕馭他人和他的團隊。到處充斥著的背叛與不經濟,使得企業家不得不把一切運作統攬於一身。短期的壓強可以奏效,長期的超常支出,極大地損害了他們的身體和精神。他們也想實現轉化,苦於沒有可信賴的人交接。他們太有才了,很容易看出別人的荒唐和不盡心。跟隨身邊打拼多年的人都顯露出不可信的品質,他們怎麼去相信只是看著他的功名利祿來的人呢?
在這些企業家看來,把他們從〃主人〃驅趕為〃奴隸〃的,是缺乏誠信的社會。而在我看來,所以淪為奴隸,是他們缺乏自知的一種結果。是他們錯把真實過程的副產品當做了成功的秘密,是他們自己的經驗欺騙了他們自己。自知之明是智慧的開始,也是恐懼的結束。
恐懼不會被免除或抗拒。無論怎樣的抗拒,都無法免除恐懼。我們必須透過自己的生命,瞭解恐懼的整個本質和結構,才能在心理上終止恐懼。瞭解恐懼和學習恐懼,意指學懂恐懼,注視恐懼,直接與恐懼接觸。
BOOK。←虹←橋書←吧←
第22節:心智一:瞭解恐懼,接受真實,認識自己(6)
學習恐懼之為恐懼,是現在之事,新鮮之事。如果我要學習,只有我的心是新鮮的、新穎的,才有可能。這是我們的困難所在。因為我們總是用聯想、記憶、經驗、意外來面對恐懼。所有這一切都妨礙我們用新鮮的眼光看恐懼,學習恐懼。
我們時常被那些已有的經驗和套路所左右,面對真實的存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