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七章 儒釋相爭,因果立願(第1/3 頁)
此光在上,三名僧人沐浴光中。
四周氣氛頓時一變,類似神道香火的氣息蔓延。
轟!轟!轟!
察覺到這一點變化,立刻有龍氣鎮壓過來,卻被大陳先生和另兩名老人牽動秩序之力,生生抵住。
“三位大師,現在就要再辯?不妨待九韻與邱生分出高下!”大陳先生說了一句。
這些日子以來,他與三僧辯論,時常會有超凡之力隱現,用來闡述佛理,都被他抵住龍氣,給僧人以施展空間。
三僧之首雙手合十,肅穆出聲:“阿彌陀佛,此乃我佛有意,非人力所能掌控,諸位施主還請觀此佛光,當能有所瞭解。”
下一刻,光輝灑落在水流幻境中,宛如烏雲中生出日頭,照射下來,那城中萬民盡數沐浴光芒,有外來的因果變化滲入其中。
“嗯?”邱言心中一動,感受到了端倪。
這城內外的兵卒和萬民,都是他觀想出來,裡面的變化,當然會在第一時間傳遞心中。
“這光芒裡,竟攜帶著某種奇妙之力,隱含因果輪迴之道,可侵染人心,更像是一句話語,蘊含諸多資訊,難以在瞬息間被人解析。”
下一刻,一個詞彙浮現心頭——
真言。
念頭一轉,邱言的腦海中,憶起了在那逢林寨外遇到過的佛教支脈,當時就有真言之名流傳。
逢林寨地處九靈山南,乃中原人士聚集而成的村寨,生活習性近乎沼人,卻還保留著中原風俗。
此寨曾被沼人圍攻,生死之際,邱言現身解救,令寨子上下大為感激。一舉收穫諸多虔誠信民,更有一獵戶元守方,其心甚堅。對神靈的寄託之念與眾不同。
當時,領著沼人攻擊的。正是佛門的一個分支,為首之人施展的手段,與中土迥異,似乎就是源自真言之能。
這些念頭在極短的時間內,於邱言腦中閃過,跟著便沉寂下去,他轉而去平息九韻齋主的秩序之力。
那九韻齋主到底是一方大儒。雖因一時失察,被邱言佔了先機,亂了佈局章法,秩序轟擊自身之念。但很快就定下心念,接著重新穩住了陣腳,跟著就要出手,要徹底破滅這片思緒幻境。
只是,剛才的交手。已經顯示出了邱言心智,無論最終結果如何,九韻齋主都是棋差一招。
不止如此,在他的身上,更顯露出了一點因果線段。和邱言糾纏一起,像是一根繩的兩端,被兩人分別握住。
現在邱言勢強,因果線段就被他拉了過去。
這點變化,同樣引起了邱言的注意,他具有三身,有神靈為本,很快就明白了其中意義。
“這九韻齋主竟將與我的論道,加入了自身因果和氣運中,這是什麼手段?在我不知情的時候,將因果定下?難道他也能施展神通?”
身為當事人之意,那感知籠罩,諸多香火心念推算,瞬間有了猜測——
“不,不對,似是他立下一願,誓要完成!這法門很是奇怪,但我不過一新晉後輩,他何至做到如此地步?”
二人間的拉扯,被照射過來的佛光打斷,那佛光起先只是照射城中萬民,現在竟開始侵入因果線段,隱約要建立起一套法規!
這般變化,令二人心神皆變,循光看去,入目的正是三名僧人憑空浮起,身後光芒萬丈的一幕。
在三僧跟前,大陳先生與另外兩人依舊端坐,看上去矮了一頭,偏生氣態凜然,不落下風。
九韻齋主眯起眼睛:“空慧、空性、空義!你們這是要做什麼?”
三僧聞之,指了指自己的嘴,搖頭不語,接著催動佛光。
光芒所照之處,浮現出虛無之感,好像萬事皆空!
虛空中,一個宏大意念降臨,令在場眾人的心裡同時響起一個聲音,吐字如雷霆,字字清晰——
“即物為空,萬物為一!”
“好一個空無立義!”大陳先生左邊的老人冷笑一聲,“老夫周仰,這次過來,本意就是要與你辯一辯此事!”
“德行書院的周仰?”聽到這個名字,邱言心中一動,知道了其人身份。
興京周圍也有幾座書院,除太虛書院之外,較有名的就是這德行書院了。
而聽其人言語,邱言亦明白過來,知道今日論道的主因,並非因為自己,而是由於儒釋相爭。
此時坊間也有傳聞,聽說持續了好一陣子了。
周仰開口出聲,亦有秩序之力相隨:“這世間萬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