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3/4 頁)
4
一、中共中央決定:“擴大解放區,縮小淪陷區。”第三
次先遣,跨江南下,發展東南。184
二、新四軍向日寇收復失地,首先遇到的對手卻是國民
黨正規軍——天目山第一次反頑大捷。189
三、任憑几路來,我只打一路——天目山反頑第二次
大捷。191
四、“如果手中有三個縱隊,就能成建制殲滅敵人。”堅
主後續梯隊及早南下。194
五、駕馭變化,能動示形,誘敵深入。顧祝同、李覺終
於上當了。197
六、天目山第三次反頑大捷。中共中央高度評價粟裕。202
第十一章 戰和交織的歲月207
一、抗日戰爭勝利以後,在中國兩種命運兩個前途的
激烈搏鬥中,開始譜寫他軍事生涯中大放異彩的
新篇章。207
二、參與組建華中戰略區領導機構。傳為美談的“一
讓司令”。210
三、組建強有力的華中野戰軍。從大兵團作戰需要出
發組訓部隊。214
四、探索解放戰爭的特點和規律。力主舉行高郵邵伯
戰役和隴海路東段戰役,開闢自衛作戰戰場。217
五、當和平煙霧瀰漫的時候,粟裕指出:這場內戰可
能一直打下去,直到打出一個新中國。223
六、及時完成對付全面內戰的各項準備,造成“蔣不
攻李,粟不攻蔣,蔣若攻李,粟必攻蔣”的戰略
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目錄(3)
態勢。227
第十二章 蘇中七戰七捷231
一、面對全面內戰即將爆發的嚴峻形勢,探索戰爭初
期指導規律,作出華中作戰部署。231
二、提出戰爭初期內線殲敵建議。中共中央對外線
出擊的戰略方針作重要調整。234
三、出奇制勝首戰宣泰,聲西擊東再勝如南。面對四
倍於我的敵軍,粟裕說“還他一個6打1”。238
四、智撤海安,奇襲李堡。為奪取戰爭主動權創造戰
機。為堅持內線作戰方針“斗膽直陳”。244
五、奇兵險棋頓收奇效,攻黃救邵打援一舉三得。蘇
中民謠:粟司令打仗仗仗勝。253
六、蘇中戰役經驗的科學總結。殲敵數字以外的意義。259
第十三章 艱難和勝利的轉折262
一、華中野戰軍揮師北上奮戰淮海。粟裕預言:撤出
兩淮是對蔣軍大規模殲滅戰的開始。262
二、華中分局建議山野和華野集中行動改變戰局。中
共中央指示:“戰役指揮交粟負責。”269
三、漣水城畔鐵拳痛擊張靈甫。利用矛盾妙算智鬥
“猴子軍”。274
四、一手抓打仗,一手抓建軍。總結戰爭初期的實踐
經驗。278
五、宿北戰役。華東戰局第一個轉折的標誌。在解放
戰爭的戰役指揮中最感緊張的第一次。279
六、魯南大捷。勝利實現華東戰局的第一個轉折。
獨創性的戰爭轉折理論。283
第十四章 沂蒙連戰連勝291
一、適應兩軍合編、戰爭發展的新形勢,增強全軍團
結凝聚力,統一作戰指導思想,特別關注技術兵
種建設。291
二、示形於魯南,決勝於魯中,沂蒙山區首創萊蕪大
捷。陳毅說:粟裕將軍的戰役指揮愈出愈奇愈打
愈妙。295
三、打亂蔣介石的重點進攻部署,用“耍龍燈”的辦
法創造戰機。泰山腳下再殲蔣軍第七十二師。304
四、以中央突破對中央突破,“於百萬軍中取上將
首級”,孟良崮上全殲蔣軍“王牌”整編第七十
四師。308
第十五章 從“七月分兵”到經略中原317
一、自覺服從戰略全域性利益的決策。“七月分兵”後
的幾個消耗仗。317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