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4/4 頁)
二、為華野幾仗未打好引咎自責,認真總結經驗教訓,
進一步探索戰爭發展規律。322
三、毛澤東說:“粟裕同志巧酉電意見極為正確。”華
東戰局第二個轉折的標誌——沙土集戰役。326
四、縱橫馳騁於“四戰之地”,勝利完成三軍配合經略
中原的戰略任務。334
第十六章 從子養電到豫東之戰341
一、在“中原逐鹿”的關鍵時刻,“斗膽直陳”發展
戰略進攻、改變中原戰局的建議。341
二、在中共中央作出分兵南進的戰略決策的時候,再
次“斗膽直陳”集中兵力打大仗的意見,建議華
野三個縱隊暫緩渡江南進。344
三、城南莊會議決定華野三個縱隊暫緩過江,粟裕覺得
是向中央立了軍令狀。有口皆碑的“二讓司令”。348
四、扭轉中原戰局的豫東之戰。駕馭戰局轉折的指揮
藝術。第二個作戰指揮上最緊張的戰役。353
五、實踐證明在中原地區集中兵力打大仗是正確的,
中共中央再次調整戰略部署,決定解放軍第三年
仍然全部在長江以北作戰。359
第十七章 揭開戰略決戰的序幕361
一、逐步形成南線決戰的戰略構想。建議集中華野全
軍攻濟打援。361
二、攻濟打援並舉的作戰方針。用兵佈陣的辯證運籌。364
。 想看書來
目錄(4)
三、中共中央軍委指令“全軍指揮由粟裕擔負”。
周恩來說:三大戰役的序幕是濟南戰役。366
四、當濟南巷戰尚在激烈進行的時候,提出下一步舉
行淮海戰役的建議。370
第十八章 南線決戰建奇功373
一、在“小淮海”演變為“大淮海”的關鍵時節,提
出三個關鍵性建議。373
二、提前兩天發起戰役的果斷決策。中共中央軍委授
權“機斷專行”。378
三、選擇關羽打過敗仗的土山作指揮所,要在這裡打
一個全殲黃百韜兵團的大勝仗。384
四、戰役關鍵階段一肩勇挑三擔,度過他戰役指揮中
第三個最緊張時刻。390
五、再獻解決百萬人吃飯問題良策。總前委第一次全
體會議策劃即將到來的渡江作戰。397
六、軍事攻勢與政治攻勢齊顯神威。杜聿明集團30萬
大軍土崩瓦解。399
七、毛澤東說:淮海戰役,粟裕同志立了第一功。401
第十九章 軍政全勝過大江403
一、穩操勝券的京滬杭戰役部署。周密組織渡江作戰
各項準備。403
二、白馬廟運籌帷幄,揚子江雄師揚威。爭取軍政全
勝的戰役指導思想。409
三、機斷專行一著神算,乘勝追殲十萬逃敵。417
四、精心設計解放上海的兩全之策。粟裕說:“對上
海採取完整接收,寧可讓敵逃竄。”420
第二十章 在歷史轉折關頭428
一、自覺實行由戰爭到建國的戰略轉變。組織指揮進
軍浙閩和解放華東沿海島嶼之戰。428
二、精心組織指導兩航起義和上海防空。深謀遠慮的
華東空軍建設方針。436
三、毛澤東主席兩次點將,要粟裕擔負解放臺灣和抗
美衛國之戰指揮重任。439
四、以滄海一粟自況,以普通一兵自律。443
第二十一章 進入統帥部任副總參謀長447
一、毛主席親自點將。周恩來、朱德登門傳達中共
中央命令。就任副總參謀長。447
二、以主要力量抓大事、抓戰略性問題。毛澤東說:
粟裕能比較好地看出問題。449
三、建設一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