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3/4 頁)
蒐集整理戰國至秦漢的地方語言,經他研究篩選編撰而成的古代漢語言文學書。他的學生楊雄在參考他這本書的前提下,寫出了留芳千古的《方言》,成為世人學習中國古代漢語言的重要資料書。18世紀以後,被外國許多學者譯成了他們學習中國古漢語的工具書。如哈根大學的波爾,牛津大學的雪萊,都是以這本書來學習中國古代漢語的諾貝爾獎得主。遺憾的是,《所奏言》已經失傳,只能在《方言》中還能見到引用的部分經典句式。
第二本書是《周易骨髓》。
這是嚴君平研究《易》學的經典著作,併成為楊雄著《太玄》的重要參考書。《易》學是什麼??《易》學,即《周易》之學,也稱《易經》,簡稱《易》。《易》分變易、簡易、不易三方面的學問,分別研究事物的變化規律,化簡馭繁的方法和永恆不變的自然實體。嚴君平窮其一生的精力,研究這方面的學問,並將他們研究成粱,最後著作了《周易骨髓》這部著作,影響了楊雄等後世一大批學者。
第三本書是《道德真經指歸》(簡稱《指歸》)。
《指歸》這本書,主要是對嚴君平試圖對老子的《道德經》作一種全新的詮釋。《道德經》五千言,而《指歸》為十三萬言。成書時間大約在公元10年左右,全書共存13卷,今存7卷,156章,約七萬字。實際上《指歸》不僅是對老子《道德經》的詮釋,而是在老子思想基礎上的一種再創造,一種昇華。
在《指歸》中,嚴君平自稱莊子(因其時其人本姓莊,名遵),自問自答,論物言事,以道德、天地、陰陽五行、無為與無不為立論,闡述自然之理;闡述或擴解《道德經》的自然觀,提醒人們包事應物,應該順於“道”。《指歸》的“道”與《道德經》的“道”,都是廣義的,都是指宇宙的本原,但又各有千秋。
《指歸》卷九21章說:“道之所生,天之所興。始於不始,生生於不生,存存於不存,亡亡於不亡。凡此數者,自然之驗,變化之常也。故人之動作,不順於道者,道不佑也;不順於德者,德不助也;不順於天者,天不覆也;不順於地者,地不載也。道德之擬不佑助,天地之所不覆載,此患禍之所不遠,而福德之所不近也。”這裡的“不始、不生、不存、不亡”,就是道德之元氣。人因道德之元氣而成形於天地間,若不順道自然,道德就不佑助,福德就會日遠,禍患就會日近。這就是嚴君平的自然觀。
外星人的朋友:嚴君平(3)
嚴君平在分析《老子》(即《道德經》)時談到:“昔者《老子》之作也,道德為母效。經列:首天地為象。上經配天,下經配地。蔭道八,陽道九。以陰行陽,故七十有二。首,以陽行陰,故分為上下,以五行八故。下經四十而更始,以四行八,故下經三十有二,而終矣。陽道奇,蔭道偶。故上經先而下經。後,陽道大,蔭道小。故上經眾,而下經寡。陽道左,蔭道右,故上經復來,下經反往。反覆相遇,淪為一形,冥冥混沌,道為中生重。符列驗,以見端緒。”(《指歸》13卷22章)。這段話的基本意思是:《老子》論自然之變化,也是以道德為母效來說明天地、陰陽變化的起始與衍變的。“道為中主重”,才能見端緒。換句話說,不以“道為中主重”,支認識天地,陰陽、、五行的自然變化,就不可能看清自然的本質,就能不掌握自然變化的規律。嚴君平在這裡談的“道”,顯然是一個哲學慨念,是指一切事物的本原。
嚴君平的哲學觀點,認為一切事物都有兩面性。他說:“天地並起,陰陽俱生,四時共本,五行同根,憂喜共戶,禍福同門”(《指歸》10卷22章)。又說:“損為益首,益為損元,進為退本,退為進根,福為禍始,禍為福先”(《指歸》8卷20章)。在這裡,嚴君平指出了事物的兩面性,是一切事物存在的普遍規律。在今天看來,這個認識,確實不足為奇,但是在兩千年前,他就能認識得如此精深,如此全面,並能用文字燒錄下來,留給後人,確非易事!
嚴君平對《老子》來作發揮的“道”與“德”,在《指歸》中作了盡情的發揮和闡述。他在《指歸》10卷20章中說:“以道為父,以德為母,神明為師,太和為友,清靜為常,平意為主,天地為法,陰陽為眾,日月為儀,萬物為表,因應為元,誠信為首。殊分異職,線線玄然,引總紀綱”。 嚴君平在這裡談的對“道”的應用,要使之與社會的方方面面接軌,融入社會,適應社會,確屬珍貴見解。他提出的“誠信為首”、“平易為主”的處世方法,在今天,不是我們這個社會大力提倡的麼?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