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部分(第2/4 頁)
道不是可悲麼。”她低語。
“所以。你不適合學劍。”
作者有話要說:每次構思這樣的畫面,心必然要沉浸到塵埃裡。唯有絕對安靜,才能想象出那種止水停雲一般的孤寂與從容。而一旦動筆,無限可能就坍縮成寡淡的一點。令人痛苦萬分。
本章可能挺難讀的,不過也正是我極力想寫的東西。在此解釋一下何為“妄心”,就不佔用正文的字數了。以下是我一點個人見解,肯定有偏差。以我的水平,只能勉強做一個推測性的比喻。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在做夢的時候發現自己一念想到什麼,夢境就在下一秒出現了什麼。尤其是噩夢中,你心中才在嘀咕,這人會不會是惡鬼,則夢境中的人立刻青面獠牙追著你撲過來,就是你見知之中“惡鬼”的形象,於是噩夢無限迴圈下去。
做夢不等於入妄(陌寒是特殊問題,他覺得他九十二年的真實經歷就是一場大夢,所以才會出現夢中回到另一個世界,出現這種“真實”的妄境。)
但是做夢可以用來做一個踏板,去理解這種狀態。
妄境之中,人心一切雜念都會被放大攤開,比如一個人想要嬌妻美妾,則美女如雲而來;一個人想要出將入相,則功名利祿滾滾而來。正如黃粱一夢,盧生做了一場享盡榮華,一切人生願望都美滿實現的夢。而恍然夢醒,道士呂翁的小米飯還沒煮熟。
這就是所謂“妄境”,入妄之後,一個人千辛萬苦求而不得的東西,隨處可得,甚至天天都能做一個真實而且豐滿的夢,去經歷,去得到。最終那些人世間的訴求,在修行人眼中便真如塵埃糞土,再輝煌,再偉大,也食之無味了。
妄境是一個洗心退yu的過程。
破妄之後,修行圓滿,可稱大成真人。也就是這麼一個意思。
至於莊周夢蝶,那一段關於物化的經文,容後再說吧。
☆、第71章 內觀
“夏蟲;不可語冰麼?”白羽自嘲地笑了笑;不再糾結這個虛無縹緲的問題;只是幽幽地看著陌寒;道:“師父;難道我不學劍,就不會變成一個;自己都無法面對的人麼?”
陌寒不答;沉默良久。
積雪氤氳成舞;透過菲薄的光。堅硬的地面聚了一層溼冷的雪水。
“好吧……我教你。”澄淨的聲音從枝葉中傳來;依舊是倦而淡漠的。
“傳世道法自‘調心入靜’始,內家劍術亦然。你來到這個世界,是否自覺意識獨立於軀體而存在?”
白羽端坐火前,憶及穿越時的那一幕;頷首道:“感覺……自己是一個沒有大小、沒有維度的奇點,對外界的感覺全部消失,甚至感覺不到時間和空間……”
陌寒垂下一隻手,打斷了白羽的回憶,淡淡道:“墮肢體,黜聰明,離形去知,同於大道,此之謂坐忘。”
白羽疑道:“坐忘?這就是坐忘?”她旋即追問:“這一句,又出自哪裡?”
陌寒一笑,拎起玉清玄明,順手將劍柄倒叩在白羽額頭:“《南華經》《大宗師》篇,仲尼與顏回所論之‘坐忘’。”
“《莊子》裡還還寫了孔子?”
“借先哲時賢的言論講道理,這叫‘重言’。當然還有‘寓言’和‘卮言’……今天不解經文。當你心境到了,自然就能看懂。”
陌寒抽回長劍,敲在手心:“按說穿越時,元神自顯的情況絕不能算坐忘。但你感覺到的那個‘奇點’,就是元神。普通人想要體會‘元神’,可能必須從‘心齋’,到‘櫻寧’,再到‘坐忘’。但你就不用這麼麻煩了。可以直接從‘坐忘’入手學‘內觀’。
“所有修行次第都分能入,能守,能破三層。要隨時做到調心入靜,進入‘坐忘’的狀態,第一步才算成功。”
“怎麼調心入靜?難道是……點系統退出遊戲?”白羽皺眉。
“哈!”陌寒搖頭一笑:“一般的做法是:打坐靜身,調息靜氣,讓所有思緒自然沉澱,心不隨意動而心念清明。虛極而靜,由靜生動,再自櫻撓復歸寧靜。如果做不到,你就退出試試吧。”
白羽苦著臉:“我覺得按一般方法我會睡著……”
“睡著!那你就別學了!”陌寒將玉清玄明橫在膝上,輕輕瞪了白羽一眼:“我為你護法,你去內室試一試。”
白羽笑著起身,問:“你說的心齋,櫻寧,坐忘,都是《莊子》上寫的?”
“嗯。有空背原文。”
“哦……那什麼是‘內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