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第2集《佛說四十二章經》(第3/3 頁)
個主題:警世非常,覺諸幻化。這是透過無常觀,策發我們的出離心。雖然我們明明知道戒定慧會召感功德,煩惱罪業會召感痛苦,但很多人卻寧可選擇放縱情緒,累積煩惱,遭受罪業的苦報。為什麼會做這種選擇呢?有一個主要因素,我們起了常見的顛倒,太看重眼前的安樂。對於流轉中的這一期果報體,認為去年的生命體存在,今年也存在,由此類推,生命體明年也會存在,如此就會產生常見,我們以為自己的生命會永存世間,就做一個永久存在的打算。由於對眼前的得失看得太重,因此不惜造作種種的罪業,以儲存今生的快樂。
如何對治這種常見的顛倒呢?
思惟無常,觀察今生的生命,死亡總有一天會來臨,當死亡到來時,萬般帶不去,唯有業隨身。今生所累積的財富、名聲,乃至於種種的眷屬,都會被死亡所破壞。而當一個生命轉成另一個生命,唯一能超越死亡,能在來生受用的,是我們在佛堂所修習的禮拜、讚歎、供養等善業,善業可以超越死亡而在來生受用。透過無常的死亡觀,有助於我們明白生命中,哪些只是一種暫時的虛妄相,哪些造作是一種永恆的功德相。
譬如持戒雖給自己帶來不方便,但持戒的善業卻使你來生能繼續受用。所以無常觀使我們從常見的顛倒中覺悟,將遲早要來臨的死亡提前起觀照,故能覺諸幻化,覺悟世間的名利、得失、成敗皆是暫時的因緣,如夢如幻,如是就會警惕自己趕快積功累德,修無常觀能使自己精進修學。
《佛說四十二章經》的四十二篇章,基本上的修學主題有以上兩個漸教法門:
(一)修學戒定慧。(二)修習無常觀。
以上是總標,下面是別明,個別說明戒定慧與無常觀。
夫欲染不去,則淨行難成。淨行不成,則本明不發。故反覆於斷愛去欲之修,以為行道守真之助,而要歸於無我。了得無我,心垢自盡,常光現前,是則名為解無為法。
在漸教的對治法門中有兩個主題,一是對治欲染,一是修學淨行。
在滅惡生善中,本經的次第是要我們先滅惡,因為三界的貪慾煩惱,若不以持戒加以對治,則很難成就戒定慧,因為貪慾煩惱會構成遮障,所以先斷惡再修善。若戒定慧的淨行沒有成就,我們的本來面目,也就是整體生命的心性則難以顯現,所以不依止漸教,對頓教的理觀也有障礙。所以:故反覆於斷愛去欲之修,以為行道守真之助,
以前我們研究的菩薩戒,它的重點是在大悲,所以它在戒法的對治上,偏重在瞋心、慢心與嫉妒心,這三種煩惱是成就大悲的最大障礙,而貪慾煩惱並不是破壞大悲心的最大障礙,所以菩薩戒中,對比丘、比丘尼所擁有的資具,如應該擁有多大的缽,多少的衣服,菩薩戒對此並不很在意。但在聲聞法的角度上,聲聞法的修學重點在出離三界,而出離三界的最大障礙就是貪慾煩惱。
本經既然是在引導小乘或大乘學者出離三界,而出離三界所有的障礙根源就是愛慾煩惱,所以本經強調對治三界的愛慾煩惱,以四念處的觀行——不淨、苦、無常、無我,作為修行的正行,持戒斷欲去愛為助行,最後迴歸到不生不滅的我空真理。了達我空真理,進一步通達法空,則心垢自盡,內心有所得的汙垢也隨之消盡,最後就趨向於我空、法空的無為真理。
所以本經的修學次第,先從有為的修學再契入無為的真理。
以前懺公師父在齋戒學會講《八大人覺經》,他說《八大人覺經》的要點是乘法身船,至涅槃岸。什麼叫乘法身船呢?我們要依止不生不滅的理性來修學善法。
前面的八大人覺有八種修學,從無常無我、少欲知足乃至發起出離心、菩提心,這些是有為的造作,而懺悔業障、積集資糧的斷惡修善的修持,你要依止不生滅心,才能至涅槃岸。懺公師父說前面的八種修學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