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女生小說 > 四十二章經 > 2. 第2集《佛說四十二章經》

2. 第2集《佛說四十二章經》(第1/3 頁)

目錄
最新女生小說小說: 我把明月畫心頭攀龍引褰裳青女錦鯉的美食戀愛日常拯救系統:逃荒宿主你冷靜點夭壽了!陛下他將傳國玉璽當聘禮臥月棠新寡後,我成了新帝的嬌軟外室農門春記饈玉(古言1v1)鹹魚嫡女要擺爛,皇子夜夜來敲門身在婆媳綜藝,心在鄉村建設攝政王他對我愛不釋手我成了表哥的白月光錦鯉福妞:我在年代當團寵團寵農女小福娃權寵蠱妃:攝政王跪著求我回府后妃聊天群夫妻對拜,媳婦寵壞

《四十二章經》最快更新 [aishu55.cc]

請大家開啟講議第二面,二、經文大意。

在正式講解經文之前,先說明本經的修學綱要。本經的經文大意共分三段,第一段是總標,第二段是別明,第三段是結勸。總標又分兩小段,先看第一小段。

是經頓漸兼收。首唱識心達本,解無為法,名曰沙門。又言:心不繫道,亦不結業,無念無作,非修非證,不歷諸位而自崇最,名之曰道。《金剛經》無住之旨,《維摩》不二之門,不越此矣!此為頓教。

是經頓漸兼收。以下的四十二個篇章,內容有頓教及漸教兩種法門。

頓教法門基本上是一種理觀,觀察不生不滅的理性,因為這種悟入特別圓滿快速,故稱為頓。

漸教是一種修行的方法,雖然我們的本性是本自清淨,但在無量劫的流轉中,造作了很多的業力,留下了眾多的痕跡,也就是留下種種善、惡的功能。對這些心的功能,我們須加以調整,漸教就是戒定慧的調伏法門,而這種修持是漸次成就,故稱漸教。

本經的頓教內涵:首唱識心達本,解無為法,名曰沙門。沙門是出家修道者的總稱,凡是離開世俗的家,修學聖道,都稱為沙門。但本經對沙門定義的標準比較高,什麼樣的人才有資格稱為沙門呢?

識心達本,解無為法。

識是觀照,智者大師的觀心法門,認為我們這念心在觀照時,先不要向外觀照,而應先觀照自己這念明瞭分別的心識。智者大師的觀照是先做粗淺的因緣觀,透過因緣觀,馬上見到這念心有種種的功能。

譬如有些人喜歡佈施,他習慣歡喜把自己的東西送給別人,與大眾共同受用,他的佈施善根是怎麼來的呢?因為過去生有造作佈施的業力。有些人有持戒的善根,他對佛陀所制定的根本戒法、微細戒法,都能習慣奉持,這善根不是今生才有,他是多生多劫就歡喜持戒。有些人能忍辱,雖遭受不合理的對待,也能安忍不動。

在觀心時,我們見到內心有眾多善良的功能,但不幸的是,我們的內心也有很多邪惡的功能,如有些人貪慾重,貪財、貪名、貪色,但你罵他、打他,他卻無所謂,沒有什麼脾氣;有些人潔身自愛,少欲知足,但他的瞋心很重,若稍微觸惱他,他就發脾氣。所以我們內心有很多善良的功能、邪惡的功能,這些功能是如何生起的呢?這不是上帝所創造的,而是過去無始劫來,我們數數的造作,數數的熏習,所以就有現在內心的善、惡功能。

初觀心時,應先觀察內心表層的有為諸法,為什麼叫做有為呢?因這些善、惡的功能,都須假借造作因緣才能出現。我們若再進一步深觀這一念心,以我空、法空的智慧,剝開這些假借因緣造作的善惡功能,見到我們每一個人自己的本來面目,這就是識心達本,通達最初的本性。

這本性是無為法,它不須假借造作就已存在,即使造作重大善業,本性是如;造作再大的惡業,本性也是如;無論造善造惡,本性皆不改變。造善累積善的功能,造惡累積惡的功能,這些功能不能影響本性,清淨本然、周遍法界的本性是不能改變的,這不變異的本性即是無為法,因它不是假借因緣而生,所以不受因緣法的影響而變異。

當一個人在觀心時,從有為的善、惡對立法,深入觀察到圓融無礙,清淨平等的法性,這個人就有資格稱為沙門,他已開始在修道了。

又言:心不繫道,亦不結業,無念無作,非修非證,不歷諸位而自崇最,名之曰道。

前面是約修行者,發明無為頓教法門,以下是約法來發揮,這個法就是道。什麼樣的法稱為道呢?心不繫道,這念心不著於戒定慧的造作因緣,不思念種種的戒定慧善法;亦不結業,但也不應思惟惡法,起種種貪、瞋、痴的煩惱。內心不思善,也不思惡,若不思善、不思惡,內心云何應住呢?心應安住在什麼境界呢?

無念無作,非修非證。無念無作是指遠離惡法,不思念惡法,也不造作惡法;但內心也不著在善法的修及善法的證上,如是遠離善惡的對立因緣。

不歷諸位,這時心沒有任何階位的差別,沒有你是功德相,他是過失相;你是一個人,他是一個餓鬼,沒有這樣的差別。因為五蘊的果報都是因緣所生法,若剝開因緣所生法,而現出如的境界,一切法皆是如,這稱為道,道就是無為的真理,天台宗稱為現前一念心性。

《金剛》無住之旨,《維摩》不二之門,不越此矣!此為頓教。

前面是以本經的經文來發揮頓教

目錄
農家子狀元及第後重生後,娘娘在後宮橫著發瘋我的聖體能進化夫子她的夢中人重生,穿成惡毒女配之後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