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第4集《佛說四十二章經》(第1/3 頁)
《四十二章經》最快更新 [aishu55.cc]
請大家開啟講議第四面,第一章,出家證果。
佛言:辭親出家,識心達本,解無為法,名曰沙門。
在經文的剛開始啊,佛陀把修道的沙門提出了兩個基本的條件:
第一個是辭親出家,就是我們有志於修學聖道啊,應該要遠離這種世俗塵勞的家,來儲存自己的精神體力。這是修道的第一個條件。第二個:你應該對你的內心,所謂虛妄的心識,所謂真實的心識啊,應該有一個真實的瞭解,識心達本,什麼是你的根本,什麼是一種虛妄的心,你應該瞭解。你有這樣的情況呢才能叫做沙門。這個是第一段講到修道的基礎,第二段就正式說明修道的因果:
常行二百五十戒,進止清淨,為四真道行,成阿羅漢。
這段是說明修道的因果。在因地上,常行二百五十戒,蕅益大師解釋這是增上戒學。持戒主要有兩個宗旨:
(一)性戒:性是指體性,如殺盜淫妄及其等流煩惱,它的體性是惡法,惡法有召感痛苦果報的功能,所以從自受用的角度,我們是為避免來生痛苦的果報而持戒,因此持戒偏重斷惡修善。由業的體性來持戒,這是性戒。
(二)遮戒:遮戒是護持譏嫌戒。有些行為本身不是惡法,但這些行為會讓眾生對三寶失去信心,所以我們應該加以遮止。故遮戒是使未生信心的眾生,令生信心;已生信心者,令增長廣大。所以佛陀制遮戒,保持僧眾的美好威儀,使令正法久住世間。
故常行二百五十戒,有兩種功能:第一個,從自利角度,能避免遭受痛苦果報。第二個使正法久住。以上兩點是佛陀制戒的主要因緣。
進止清淨,這是增上定學。進是行動,止是止靜,不論行住坐臥,內心皆當遠離散亂與攀緣,這叫清淨。進止清淨是禪定的修學,經論上說,禪定的修學有三個內涵:
(一)善取所緣境:身為一個凡夫,我們內心皆是有所住,因此要善加選擇所住的境界,譬如自己是修本尊相應的唸佛法門,則應該以佛號為所緣境,唸佛時一句彌陀唸誦聽,念從心起,聲從口出,音從耳入。當唸佛時能聽到自己所念的佛號聲音,這即是善取所緣境。
(二)心於所緣,專一安住:強迫這念攀緣的心,一次又一次的安住在你所緣境上,如是培養自己的專注力。
(三)心於所緣,相續安住:在修專注的過程中,會遇到修習禪定的兩個障礙,一是昏沉,一是掉舉,自己應該善加對治,使專注力相續不斷。
透過以上的訓練,使我們內心達到明瞭寂靜的狀態,這即是進止清淨,內心所有虛妄的妄想皆停息,在明瞭寂靜中,內心產生強大的堪能性,心的造業力增強廣大,無論造善或造惡的力量都特別強大,這時持名唸佛的力量與散亂心持名唸佛的力量不同,因為心的堪能性已增強。
當然這時候佛陀是要我們修善,所以進止清淨是為後面修四聖道做基礎。為四真道行,這是增上慧學。在寂靜中修習四聖諦,四聖諦是真實道理,所以稱為真道。四聖諦的修學主要有兩個:
(一)知苦:能了知三界的痛苦而生起出離心。
(二)修道:戒定慧之道主要是修智慧。前面曾說:遍計本空,依他如幻,這也是道,但這種道是大乘唯識的觀法。小乘《阿含經》所開展出的智慧觀察,主要是修我空觀。
我空觀的觀察是先觀察無常,觀察外在的色身與內心的分別,都是剎那剎那的變化,生滅變異,無常故苦,因為有情眾生所希望的是安穩,比如說一隻狗、一隻貓它也找一個窩住,一個在家人進入社會,再怎麼辛苦也一定要買房子,雖然房子需要他付幾十年的貸款他也值得,為什麼?需要安穩,要一個屬於自己的家。表示有情眾生希望安穩,不希望變來變去。但不幸的,我們的果報卻是變異無常,昨天的身心狀態與今天不一樣,今天又與明天不同,我們無可奈何的要面對生命的變化,這種變化造成我們不安穩而沒有安全感,所以無常故苦,苦即無我。如果生命的存在是痛苦的,這表示我們自己對生命沒有主宰性,如果能主宰自己的生命,誰會讓自己痛苦呢?
所以由生命痛苦的觀察可以得知,自己對生命並無主宰性,生命是由業力所主宰,如是由無我的觀察而證得我空的真理。所以生命的流轉,並沒有一個恆常性、不變異、有主宰性的我,它只是由某一群業力而得到個體生命某種的果報,這果報受用完畢後,又因另一群業力而得果報。以上是《阿含經》所開展出我空智慧的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