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第5集《靈峰宗論導讀》(第2/4 頁)
我們私慾的煩惱。二、道心:隨順於理性的一種正念。那麼基本上,儒家是說我們內心當中有兩種的差別功能,我們也有善良的心識,也有邪惡的心識,這兩個相貌不同。人心的相貌就是惟危,是危殆難安,勢力很強大;道心的相貌是微弱難明。
換句話說,我們一般人的內心狀態,煩惱的勢力強過於正念的勢力,是這樣子,所以我們要造罪業比較容易,要去創造功德就比較困難。所以儒家的思想,它以這樣的一個“人心惟危,道心惟微”就開展出克己復禮的修學方法。就是說你要隨順於禮,你一定要剋制自己。為什麼呢?因為我們要隨順自己的心情,我們是容易造罪業的,所以必須要剋制。這是第一個。
二、惟聖罔唸作狂,惟狂克唸作聖。
這當中提出了兩個人,一個是狂,就是一個狂妄的、很兇的人,第二個是一個聖人。狂跟聖的差別就是,一個是罔念,就是即使你是一個聖人,那麼你放縱你的心念,你就變成一個狂妄的人;你本來是一個狂妄的人,你能夠剋制你的慾望,你就能夠慢慢地成就一個聖人。所以說,這個狂人跟聖人就在你心念的調伏上面的差別,你心念上的善惡來做判斷。這一段是蕅益大師引用儒家的經典來說明前面的觀念。這以下做個總結,前面是引證,這以下舉出一個例子來,
欲知舜與蹠之分無他,利與善之間也。
說在舜跟蹠,這兩個人是同一時代的人。舜當然是一個很賢明的國君,勤政愛民,造福了很多很多人的福利。蹠是一個很兇惡的大盜,在山區他聚集了九千多人,到處殺人、搶劫,為害人民。在這兩個眾生的一期生命當中,一個人是利益了眾生,另一個是傷害眾生,那麼他們兩個之間的差別在哪裡呢?“利與善之間也。”
就是說他們這兩個生命發揮了不同的功能,第一個是一個賢良的國君,一個是一個兇惡的大盜,他們兩個都當然有大智慧、大威德了,他們兩個之間的差別就是一個是利益、一個是良善。就是說,一個人他一生當中他追求的是他個人的私慾,他以這樣子為他一個生命的目標,以個人的私慾為他生命追求的目標,所以他發動出來的就會去傷害眾生,他不能剋制他的慾望。那麼另外一個人呢,他心中念念是心存良善、為了利益一切有情,所以他的身口意發動出來的就是造福人民的事業。所以關鍵點還是一念心的一個利跟善之間的差別。
我們佛教把生命體分成了三類:
一、正定聚:一個是不定聚,一個是邪定聚。正定聚就是你那一念心對於佛法的道理——業果、空性、真如的道理已經如實地安住了,遇到任何的染汙的境界來刺激你,你都能夠隨順於真理而活動,這個是聖人的境界,正定聚。
二、不定聚:不定聚的眾生的心念是不決定的,他遇到了染汙的境界他就造罪業,他遇到了清淨的境界他就創造功德,所以他內心當中是不決定。
三、邪定聚:內心的煩惱跟邪見特別地堅固,遇到了三寶的境界乃至遇到佛的大善知識的境界,他還是一樣會生起惡念的。
這個佛法它把生命分成三大類,正定聚、不定聚、邪定聚,它可也是完全以心念來判斷,它不是說:誒你這個人拜了三千拜,你入正定聚,你拜了一拜,你入不定聚。它不是看你外表的事業的差別,是以你內心的迷悟,以這個為一個生命的一個判定的標準。所以這個地方是說“欲知舜與蹠之分無他,利與善之間也。”關鍵點是看一個人存心的差別。這段是一個總標。我們再看第二段的
別釋
所以一般受戒學律,聽教看經,參宗坐禪。
這個是講到我們修行,當然在三寶當中主要是積功累德。積功累德每一個人的因緣不同,有些人他歡喜受戒學律,以持戒來莊嚴自己的身口意,戒波羅蜜的功德;有些人聽教看經,以止觀來莊嚴自己的功德;有些人他是參禪,參宗坐禪。那麼當然,這三個法都是佛陀跟歷代祖師所傳下的正法,都是一個廣大的資糧。但是呢,這樣的一個資糧會因為我們因地發心的不同會出現不同的果報,這以下有五個差別:
但夾帶利名心,便是三途種子。
說我們在持戒或者是研究教理或者是修止觀的時候,我們的存心是為了名利——我希望我這樣的一個造作能夠在我今生當中創造廣大的聲名、得到很多的利養,那麼,這個時候你依止這樣的心境去持戒、看教、參禪,這個時候是一個三途的種子——地獄、惡鬼、畜生的種子。利名心它本身是一個煩惱的心所,你依止煩惱的因緣來持戒、依止煩惱的因緣來修止觀,那麼所有的善法它就加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