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部分(第3/4 頁)
眼,他根本看不清楚樓內有些什麼,更看不到傳說中的那些功臣畫像,他就像是隻投奔燈火的飛蛾,只能依循著最本能或最簡單的感知,向前行走。
然而,他只向前走了一步,便被迫停下。
因為他感到了一道極為恐怖的氣息,那道氣息來自樓裡的所有地方,來自光線裡的每一絲,那道氣息肅殺、神聖、血腥、暴虐,有著無數種味道,卻有著同一種本質,那就是強大,難以想象的強大。
那道強大的氣息落在他的衣衫上,落在他的眉眼上,鑽進他的肌膚,流淌過他的血管,直入他的腑臟深處,只是瞬間便走了一遭。
陳長生根本無法抵抗這道氣息,在這道氣息面前他就像是最卑小的螞蟻,根本反應過來,甚至就連抵抗的勇氣都提不起來。
那道氣息在他的身體內外流轉數週,並沒有給他帶來任何傷害,但只是這種接觸,便讓他的神識開始劇烈地不穩定起來,如果時間持續的再長些,他的識海便會崩潰,會被這道氣息直接碾碎成粉末。
好在這道氣息並沒有停留太長時間,將傾的巨廈在快要接觸地面的時候,忽然變成了一縷清風,輕輕柔柔地離開他的身體,消失不見。
只是瞬間,陳長生的衣衫已然全部被汗水打溼。
他定了定神,繼續抬步行走,好在第二步落下時,再沒有什麼奇怪的事情發生,不像先前那樣,彷彿置身於慘烈的戰場之中。
光線依然熾烈,他眯著眼睛往最明亮處、最熱烈處走去,隱約在視野裡看到一束如花般怒放的光線,明白這大概便是源頭。
他伸手向那束怒火的光花伸去,指尖觸及,卻並熱燙,而是冰涼一片,很是舒服,手指順之而上,最終用手緊緊握住。
一握之下,光線驟斂,白熾一片的樓閣漸漸變暗,他眯著眼睛,勉強能夠看清楚一些畫面,直到最後,一切變得正常。
他這才發現自己手裡握著一枝火把。
火把的材質非金非玉,更像是琉璃,卻不透明,乳白色的表面裡有無數晶晶亮的微粒,那些微粒裡彷彿蘊藏著很多能量。
這枝火把便是先前那束怒放的光花,被他握住之後,光線漸斂漸集,變成了現在的模樣,只剩下頂端還有一道白色火焰。
那道火焰不旺盛,卻很美麗,就像白日裡的焰火,不容易看清楚,卻能給灰暗的天空多出一道乾脆又凜厲的擊破感。
陳長生看著火把,隱約想起自己曾經在道藏裡看過一些記載,很久以前的百器榜裡,魔族有件神器就叫做白日焰火。難道這枝火把,那就是那件傳說中的神器?當年戰爭的時候,被太宗皇帝的將領們取回了京都?
一念及此,他覺得手裡的火把變得非常沉重,才想起自己現在已經站在了凌煙閣裡,站在了人類最榮耀的歷史之中。
他下意識裡向四周望去,只見閣內空無一物,無桌無椅,只有最中間有個蒲團,顯得格外空曠,甚至有些冷清。
這座樓不像是給人來居住的。事實上,凌煙閣也不是用來給人住的,而是用來供奉畫像的——灰白色牆壁上的那數十幅畫像。
陳長生舉著火把向牆邊走去,站到第一幅畫像的前面。
那幅畫像是位中年貴族,三絡濃須,眉眼間滿是笑意,眉眼相距卻有些稍遠,給人一種淡漠的感覺,正是英冠人傑趙國公。
看著這名聲名赫赫的太宗皇帝的妻兄,陳長生沉默片刻,行了一禮,卻沒有停留太長時間,繼續向下看去。
第二幅畫像是河間王陳恭。第三幅畫像是萊國公杜如雨。第四幅畫像是大名鼎鼎的魏國公,第五幅畫像是夫人更出名的鄭國公……
在這些畫像前,陳長生分別尊敬行禮,卻沒有停下腳步,直到他來到第八幅畫像之前,他臉上的神情終於發生了些變化。
第190章 歷史裡的那抹光亮
凌煙閣第八幅畫像是王之策。
對歷史稍微有些瞭解的人,都很清楚王之策是真正的傳奇,他出身貧寒,全無修行資質,卻能成功地進入天道院學習,在太祖年間一直在朝中擔任普通書吏,直至四十餘歲忽然一夜悟道,星光投影落在整座長安城上,直接由洗髓而通幽,繼而成為一代強者。
更令人讚歎的是,王之策學貫南北,猶擅軍事籌謀佈陣之學,跟隨太宗陛下數次北征,最終成為聯軍的副統帥,率領大軍連破魔族主力,甚至帶著一隻精騎突破雪原,殺到了距離雪老城不足八百里的賀蘭山下!
如果只計算軍功,或者只考慮對當年那場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