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部分(第2/4 頁)
,是他離開西寧、來到京都,進入國教學院,參加大朝試,經歷這麼多風雨,冒了那麼多危險……的唯一原因。
在無數雙目光相送下,他走進了昏暗幽冷的宮門。
在一名太監首領的指引下,向著重重深宮的最深處走去,經過含光殿,經過廢園,那都是他曾經去過的地方,然後他看到了西面那堵高高的宮牆以及牆上攀著的青藤,知道那邊便是國教學院和百草園。
越往皇宮深處去越是安靜,甚至可以說冷清,先前偶爾還能看到的宮女太監再也看不到一人,遠處明堂處的禮樂聲也變得越來越淡渺,彷彿變成了別的世界的聲音,直到最後完全消失,一片靜寂。
那名太監首領不知何時悄然離去。
只剩下陳長生一個人和一座樓。
那座高樓孤伶伶在前,不可能認錯,這就是凌煙閣。
不需要指引,他也不會迷路,因為通往凌煙閣的路只有一條。
凌煙閣很高,那條路很直,由無數道石階組成。
夜色已然籠罩京都,繁星重臨人間。
星光灑落在石階上,為其鍍上了一層淡淡的光暉,由下往上看,石階彷彿沒有盡頭,直似要通往夜空的最高處。
陳長生未作猶豫,順著石階,向夜空裡的凌煙閣走去。他的腳步很穩定,卻不慢,落在身側的雙手微握成拳,代表著他的緊張與期待。
一陣夜風襲來,他的衣衫飄起,獵獵作響。
第189章 凌煙閣裡的第八幅畫像
石階平寬,上面刻著細密的紋路,不是圖案,只是為了防滑,雖然石階漫漫,兩側無欄無索,如臨深淵,走在上面卻極踏實,彷彿永遠不會行差踏錯,或者,這正是當年修建這條石階的人給後來者的庇護。
看著漫無止盡的石階,終究有走完的那一刻,陳長生沉默平靜地行走著,不知道過了多長時間,終於來到了夜空之上。
石階盡頭是平地,中間是座由木樑石磚築成的樓閣,這座樓佔地極廣,亦極高大,只是因為遠離地面與人世,所以顯得非常孤單。
往遠處的夜色裡望去,平行的視野裡只有甘露臺的身影,那些傳說中的夜明珠散發著淡淡的光輝,看著就像是一盞燈。
整個皇宮甚至是整座京都裡,除了甘露臺,便是他所在的位置最高,可以看到京都所有的街巷,如果天氣好的時候,甚至可以看到遠處的灞柳,但陳長生沒有遠眺四野賞景,因為現在夜色深沉,看不清楚地面的風景,更因為他現在沒有看風景的心情。
他的視線從甘露臺處收回後,便落在那座孤伶伶的樓閣上,再也沒有移開過,神情不變,心裡的情緒卻已然微起波瀾。
從西寧來到京都,千萬裡風雨。
他終於到了凌煙閣前。
凌煙閣沒有匾,沒有懸著燈籠,沒有任何華麗的裝飾,只有帶著天然莊嚴氣息的梁木與青石牆,沒有一絲光線,顯得格外沉默。
大門也沒有鎖,似乎只要伸手便能推開。
陳長生站在門前,沉默片刻,調整心情,直至呼吸變得絕對平緩,才舉起雙手落到門上,微微用力向前推出。
沒有吱呀的聲音,柔滑彷彿樹葉落水,凌煙閣的大門緩緩開啟,一道光線從門縫裡溢了出來,隨著門縫的擴寬,光線溢位的更多,落在他的身上,把他臉上的微驚神情照耀的清清楚楚。
凌煙閣裡溢位的光線是白色的,把他的微有稚意的臉照耀的有如玉石,他的雙眉因為對比而顯得更加黑,像極了筆直墨線。
陳長生不理解,為什麼門內會如此明亮,有如此多的光線,為何先前在外面看不到絲毫,難道那些窗都是假的?
想著這些事情,他的動作沒有變慢,門被推開約一尺,他舉步邁過那道門檻走了進去,走進了凌煙閣裡。
當在他的左腳剛剛落地,那扇門便在他的身後重新關閉。他下意識裡回頭望去,看著那扇緊閉的門沉默片刻,隱約猜到,自己和樓內的這些熾白光線一樣,都再也無法被樓外的人看到,換個角度去想,從推開這扇門,走進凌煙閣的這一瞬間開始,他便與真實的世界隔離了。
思考只是片刻,他回過頭來,向前方望去,只見一片光明。
凌煙閣裡沒有燈,也沒有牛油燭,沒有夜明珠。如果那些門窗上附著某種陣法,可以完全遮蔽太陽與風與聲音,那麼此時本應是漆黑一片,那麼先前溢位門外的那些光線來自何處?
他眯著眼睛,迎著那片熾白的光線走過去,因為光線太過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