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部分(第2/4 頁)
的頭髮上還有無數只蝨子蹦蹦噠噠,洗都洗不掉,你說可氣不可氣?”。
他是在打比喻,書院的痼病已經不是一天兩天,那是長久以來而形成的。
從師者再到學子,脈脈相傳的儒家觀念變的越來越偏離正道。文道相爭,爭的是什麼?爭的原本不是高低,而是學問,在競爭中,文道才愈漸昌榮。如今,大家爭的卻不是那些了,變成了爭面子,沒錯,就是面子!認定了自己心中固守的所謂大義,完全容不得其他人提出異議,比天王老子還要霸道,動輒喊打喊殺,說什麼為了大義、為了公義,哪有一點做學問的樣子?
不安守本分的讀書,卻時常自詡清流,不屑這個,不屑那個,狂妄自大的抨擊朝政,非議朝臣,但國之大事,哪裡是那些連書都沒讀明白的人可以說明白的?照搬死理的從聖人先賢的書本中斷章取義,還言之鑿鑿的表示聖人之言不可輕侮,卻完全忘記了聖人也提倡變通……
變了,一切都變了。
書院,已不是從前的那個書院,儒家,也已經逐漸的被法家、兵家擠兌出了文道百家的第一行列。
陸九淵早在十年前的時候就想整肅大學書院,顧忌牽一髮而動全身,至今他也沒能將那些吸血的蝨子完全的清除掉,直至近期,他才真的準備著手此事。
韓尋不是那種愛發牢騷的人,所以他把所有的話全都憋在心裡,只是長吁短嘆。
酒喝的不甚愉快,還很沉重,韓尋也沒有心思繼續逗留,兩人各自散了去。
……
ps:求推薦票,感謝玄紫-冢筒子的一百點幣打賞支援,謝謝。
七夕節,單身狗祝您過得愉快了……
第二十五章圖騰焦應龍
俗語言:好事不出門,惡事行千里。本就臭名昭彰的靠山王世子又在洛都城出了名兒。
以往的時候,那定是些閒人無聊,暗地裡腹誹靠山王世子昨天晚上夜宿何處,去的是哪家的牌樓,睡的是哪家的姑娘,吃的是什麼,喝的又是什麼,做了些什麼。說得好聽些,人們關心的更是有關於靠山王世子的風花雪月,權當閒茶淡飯後的談資充面子。
這一次不同,因為大家都知道,靠山王世子雖然是個混蛋,但也確實是個脾氣不錯的混蛋,比起那些府門不大卻牛氣沖天的半吊子紈絝強了不止百倍。說靠山王世子打個架、鬥個毆的還有人信,可說他殘忍的將包括同門師兄在內的十數人斬首戮屍,那人們就將信將疑了。
話題著實勁爆,可除卻那些尋常百姓閒來無事在私底下議論議論,暗自揣測一番外,朝野上下有頭有臉的人卻全部閉口不言,甚至像這件事情完全沒有發生過一樣,表現出讓人意外的冷淡。
這其中自是有原因的,原因大概有二。
其一,書院發生事情的當天下午,西涼捷報傳來,還不是一般的大捷。靠山王楊雄老將出馬,成功彈壓蠻族犯邊之亂,且上書表奏,要給蠻族一個厲害瞧瞧。
其二,靠山王義子,“西涼三傑”之首的鎮西將軍焦應龍進洛都獻蠻俘,據說還有顆蠻族半聖的頭顱被一起帶了回來。
於是,有人暗歎:靠山王一脈向來以戰功彪悍著稱,楊雄也證明了靠山王府的武力強悍,進京獻俘?應該是宣示威儀吧!
近幾年楊雄久居洛都,連封地都不回去,有些人以為他老了,連戰馬都跨不上去了,迫不及待的跳出來想要咬上幾口,給與靠山王府不對付的主子獻媚。
轉眼間,蠻族犯邊,幾乎打到了西涼腹地,逼近中原門戶玉門關。臨危受命的楊雄以六十五歲高齡披掛上馬,僅僅帶著自家女兒止戈郡主便輕身前赴。誰又能想到呢?怕是一隻手都能數清楚的時日裡,西涼邊關不僅挽回了頹勢,還斬殺了蠻族半聖,震懾群敵,由守轉攻!那絕對是扶大廈之將傾,挽狂瀾於既倒的壯舉啊!
太平天下久了,人心變動,靠山王府是異類,異姓稱王三百年,有人覺得它早已沒有存在的必要。西涼一戰,就像是一個響亮的巴掌,瞬間打醒了某些利慾薰心的人。
不少人已然心中惴惴的籌備好禮物,準備上門一探風聲,卻被管事告知世子殿下傷重,需安心靜養,不便見客。沒錯,靠山王不在,未來的靠山王,現在的世子殿下就是唯一能夠做決定的人。
簡約卻不簡單的臥房中,楊文在門口擺了張搖椅,身旁放著小榻,上有江南新產的綠茶,手中握著一本儒家最基本的典籍《論語》,津津有味兒的坐了小半天。直等到日過半晌,外邊傳來一陣沉重的腳步聲,以及盔甲碰撞發出的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