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部分(第2/5 頁)
建立了院外活動集團,以爭取下院議員的理解與支援。在澳洲亦於
1835 年建立了“澳大利亞愛國者協會”,並積極開展活動。解放論派的領袖
仍是溫特沃斯。在1850 年以前,該協會是反映殖民地人民利益與願望並推動
自治運動的主要組織。
排斥論派在推動1842 年和1850 年改革方面也做出了自己的貢獻。他們
為了推動自治運動也建立了自己的組織“排斥論者協會”,並在倫敦和其他
殖民區設立分會。“排斥論派”向英王提交了請願書,要求在殖民地建立指
定議員的立法議會。當時總督伯克把這兩個請願書均呈送英王,並明確表示
支援解放論派的政治主張。
1841 年2 月初,排斥論派的頭面人物詹姆斯·麥克阿瑟在悉尼的一次會
議上公開要求解放論派和排斥論派和解,協調政治主張,共同努力在新南威
爾士實行代議制和殖民地管理自己的事務。此後,澳大利亞的排斥論派和解
放論派統一了行動,把主要精力集中在爭取自治的運動上來,從而在政治上
兩派結成了聯盟。
英國在澳大利亞民主派的壓力下決定讓步,以防止加拿大1836 年暴動事
件在澳大利亞重演。1842 年,英國國會透過了按選舉原則建立新南威爾士政
府的法案,允許其自治,此即澳大利亞歷史上著名的1842 年政治體制改革法
案:“1842 年自治法案”,其主要內容如下:
1。 法案規定新南威爾士立法會議議員名額擴大為36 人,其中12 名議員
由英王指定,24 名議員由民選直接產生。
2。 新南威爾士立法會議有權擴大議員名額,但必須保持指定議員和民選
議員1 比3 的比例。
3。 議員任期五年。英王指定議員,由官員充任者不得超過6 名。
4。 法案規定選舉資格的財產條件:凡擁有價值200 英鎊以上財產者或擁
有每年收入20 英鎊以上房產者有選舉權;凡擁有2000 英鎊以上財產者或每
年收入100 英鎊以上者有被選為立法議會議員之資格。
5。 凡正在服刑的流犯沒有選舉權與被選舉權。凡流犯經政府赦免者或服
刑期滿恢復自由者均有選舉權與被選舉權。
6。 總督與殖民地立法會議不得擁有對澳大利亞土地的公賣權和對公賣土
地收入的支配權,此係英王特權,但殖民地政府可以從土地收入中領取81600
英鎊作為本殖民區行政、司法與宗教之費用。
7。 菲利普港區雖屬新南威爾士管轄,但要作為一個單獨移民區選舉議
員,該區至少要有5 名議員;墨爾本城區至少要有1 名議員。
8。 該法案實施範圍只限於新南威爾士。
根據這個改革法案,新南威爾士舉行了新的立法會議選舉,並建立第一
屆代議制政府,從此,新南威爾士在政治上進入一個新時期。總督的權力受
到了極大的削弱和限制,他再也不能為所欲為控制立法會議與殖民地政府
了。他可以不同意立法會議的決議案,但無法保證自己的議案在立法議會中
透過。只要立法議會認為總督的議案不正確,就不會予以透過。吉普斯總督
在任職時,曾有一次在議會上除指定的議員中的官員議員外,未得到其他任
何一個議員的支援。
這次改革的一個缺陷是改革的範圍只限於新南威爾士,其他的殖民區未
能根據這個法案進行政治體制的改革。到1850 年,又增加了南澳大利亞和維
多利亞兩個殖民區,原有的殖民區範迪門在這三十年中亦有了許多變化,加
之,新南威爾士改革的成功,也對其他殖民區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因此在1842
年以後整個東澳大利亞也掀起了爭取自治的鬥爭。這次鬥爭的特點是各殖民
區要求新南威爾士那樣的改革。1849 年與1850 年,英國殖民大臣格雷曾兩
次向國會提出澳大利亞政治改革法案。國會只討論了1850 年的法案,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