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部分(第1/5 頁)
36589 人。牧場主們也開展了徵集恢復流放制的簽名活動,但可悲得很,只
徵集到525 人,這說明,他們已十分孤立。
大規模的反抗恢復流放制的群眾鬥爭迫使英國從此再不敢言恢復流放制
的問題,甚至連澳大利亞的牧場主也收斂了自己的行為。英國終於被迫於
1853 年結束了範迪門的流放制,1855 又結束了諾福克島的流放制。反對流放
制的鬥爭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但美中不足的是西澳大利亞卻一度成為英國
犯人的流放地。
反對恢復流放制鬥爭的勝利具有偉大的歷史意義。亨利·帕克斯,一位
年輕而又熱情的政治活動家,他領導了反對“海什米號”一船犯人上岸的鬥
爭,他在回顧這場鬥爭的歷史意義時說:“無論怎樣估價澳大利亞第一次人
民運動的意義。。都不會過高。”首先,這次鬥爭的勝利最終在澳大利亞廢
除了流放制,掃除了前進道路上的一大障礙,保證了由流犯殖民地向公民殖
民地的順利轉變。同時它推動了民主運動的高漲,19 世紀40 年代的政治改
革運動就是在這一基礎上走向高漲的。
七、政治體制的改革
1823 年和1828 年,英國對新南威爾士及其他殖民區進行過政治制度的
改革,但這兩次改革並沒有真正解決殖民地的行政權和立法權的問題,改革
後,這兩大權力仍然掌握在英國政府及其代理人總督的手中,充其量不過是
用建立起來的立法會議限制一下總督的手腳而已。行政會議的成員是由英國
委任的,立法會議議員也主要由英國殖民部欽定。
但是,進入30 年代以後,澳大利亞發生了巨大的變化,1831 年廢除了
恩賜土地制,1840 年又廢除了流放制。隨著這兩種制度的廢除,新的制度確
立起來,舊的流犯殖民地社會結構遭到了巨大的破壞。為適應新的社會經濟
結構發展變化的需要,客觀上要求政治體制來一次大變革,1842 年和1850
年兩次政治體制的改革正是這種要求的具體表現。
促使這兩次改革的因素很多,除上面的因素之外還有其他國內外的因
素。1832 年,英國國會進行了改革,擴大了民主,政權開始由土地貴族和大
資產階級手中向工商業資產階級手中轉變。從1836 年起,英國工人階級掀起
了以取得選舉權為核心的憲章運動,40 年代初發展到高潮。來澳的英國移民
中不少的人不僅受到了1832 年國會改革和憲章運動的影響,而且有的還是積
極的擁護者或參加者。1836 年,加拿大殖民地爆發了反抗宗主國英國的起
義,從而掀起了要求自治的運動。1840 年英國頒佈法案,允准加拿大自治並
建立責任政府。英國和加拿大的社會改革運動極大的鼓舞了澳大利亞殖民地
人民去進行自治和改革的鬥爭。1842 年的新南威爾士的改革法案就是以1840
年加拿大改革法案為藍本的。
19 世紀40 年代澳大利亞的政治改革是以19 世紀三四十年代的經濟發展
為前提條件。在這一歷史時期,澳大利亞形成了民族資本主義經濟,也形成
了本民族的城鄉資產階級、農民階級、城市小資產階級和工人階級。那時資
產階級是以牧場主為主體。1829 年建立了西澳大利亞,1836 年又建立了南澳
大利亞。與此同時,菲利普港移民區建立和發展起來,在40 年代開始了脫離
新南威爾士的獨立運動。各殖民區在建立之後均要求建立自己的立法機構和
行政機構。
19 世紀30 年代,新南威爾士出現了爭取自治的政治運動,在這方面,
解放論派做出了重要貢獻。1830 年和1836 年,他們曾兩次提出請願書送交
英國下院,請願書提出了這樣一些要求:在新南威爾士實行代議制政府;建
立陪審團制度;擴大民主,建立民選議會。為了擴大影響和實現上述要求,
還在倫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