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部分(第1/4 頁)
南燁掐指一算,有一年的工夫董卓都遷都長安了。便道:“既然能維持一年,我等又何懼董卓?儘管讓百姓遷入便是。”
張遼搖頭道:“法師征戰南北百戰百勝,且每戰皆是速戰速決,恐怕還沒有被困城中的時候。法師可知,城防攻守別說一年,便是三年五載也不稀奇。董卓如今已行廢立之事,執掌朝中大權,自可徵兵徵糧與我軍相持。一年之後,我軍內無糧草,外無援兵,此城不攻自破。法師恕我直言,為今之計最好便是棄城而走。若董卓來追拼死一戰,勝負還在兩可之間。勝了固然可喜,即便敗了法師也可回到交州東山再起,聚集英豪共討董卓,好過困死城中。”
眾將聞聽張遼此言雖然十分不捨,可是也都紛紛點頭,認為此言有理。南燁麾下武將都不怕和董卓死磕,卻都怕困死在城中,最後連死磕的機會都沒有了。
南燁聽張遼提議棄城方才恍然大悟,在座這些人可不知道歷史走向如何,更不知道馬上群雄討董就要開始。在他們眼裡,執掌朝綱的董卓已然勢大,rì後董卓會越來越強,南燁以一座孤城對抗權傾天下的董卓無疑是以卵擊石。只有回到交州的根據地,才有對抗董卓的資本。
想通了這個道理,南燁笑道:“文遠所言深合兵法,可惜卻不合科學大道。”
張遼長聽南燁麾下眾將科學長,科學短,不過他還弄不清什麼是科學大道,便問南燁道:“不知法師所言科學大道為何物?”
南燁道:“科學便是真理,是實事求是,而這世間真理便是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董卓、呂布看似勢大,可以為所yù為無敵於天下。可是他們倒行逆施與民心天道相悖勢必不能長久。洛陽人口百萬,如今已有半數投我,那董卓又有何優勢可言?洛陽一城,董卓尚失其一半,這天下董卓失之多矣。文遠或許覺得我等內無糧草,外無援兵。可在我看來,我等糧草不缺,援兵更多。我便在此斷言,不出一年,便有天下半數英豪助我來破董卓。”
眾將聞聽南燁之言jīng神一振,在場大多數人跟隨南燁rì久,知道法師從不虛言。既然南燁說出這話,那便是十拿九穩,都放下心來。
張遼新投南燁不知道南燁的厲害,雖然覺得南燁言之有理,可是心中還是沒底,便問道:“既然法師有如此把握,我等又該如何應對董卓之策呢?”
南燁道:“當然是以不變應萬變,百姓照收,士卒照練。董卓是兔子尾巴長不了,秋後的螞蚱沒幾天蹦頭了。不過我等也不能光想著靠別人來救,還要自救才行。趁著董卓還未圍城,王總鏢頭派幾個鏢師去通知那些與我等合作的義軍,讓他們見機行事。一旦有人高舉義旗發兵討董便一同行事。”
眾將聽南燁說的輕鬆逗趣皆面露笑容,唯有王越皺眉道:“各地山賊義軍與我等合作是看在鏢局之利。若為天下大義,恐怕他們不至。法師何不送信到交州求援?”
南燁道:“交州路遠,又正是休養生息之時,出兵甚是不便。至於各地義軍來與不來皆無關緊要,我也正想看看哪些人能為了大義聽我號令。若是隻圖利益不顧大局者,也就稱不上什麼義軍,還是山賊草寇,鏢局rì後便要小心防範。應邀而來者,則可考慮多分一些鏢利作為回報。”
眾將見南燁早有定計便分頭行事。王越派人四處聯絡,高順、史阿訓練步卒,張遼、趙雲訓練騎兵,蘇雙等人管理民生。
沒過幾rì,董卓感覺科學城中的百姓不少了,便發兵圍城。因為此次無需攻城,只是消耗城中糧草,所以董卓、呂布都沒有親自出馬,只派李傕、郭汜領五萬士卒紮營在科學城外進行威懾,百姓只能進而不能出。
洛陽百姓見兩邊又要開戰哪裡還敢再遷入科學城中?再一次停止了遷移。南燁對此情況早有預料也不著急,就在城中靜候十八路諸侯來援。偶爾還派出親衛、騎兵sāo擾李傕、郭汜一番,全當實戰練兵。
第二十四回 仲穎攻城廢少帝 孟德獻刀謀董賊(10
南燁這種隔三差五毫無規律的游擊戰搞的李傕、郭汜坐臥不寧,心神不安。最後只得將探馬、遊騎全部收攏營中免得被南燁偷襲。雙方對峙到最後也不知是李傕、郭汜將南燁困在城中,還是南燁將二人困在了營中動彈不得。
城外南燁被困,城中的少帝劉辯與何太后、唐妃也受困於永安宮中。此時劉協這個皇dì dū被董卓玩弄於掌中,劉辯這個過了氣的皇帝就更慘了。衣服飲食漸漸缺少,經常食不果腹。
就算劉辯幼年被寄養在外也沒受過這般苦楚,所以經常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