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部分(第2/4 頁)
淚洗面。何太后知道哭也無用,整rì大罵何進、袁紹無謀,脾氣一天比一天壞。王妃唐氏是個溫婉女子,勸完少帝又勸太后,將自己的吃食都節省下來供奉二人。劉辯見狀還心懷感恩,而何太后則整rì拿劉辯與唐妃出氣,動輒打罵二人。
一rì,劉辯偶見一對燕子飛於庭中zì yóu自在,頓時聯想到自己和唐妃處境。心有所感的劉辯吟詩一首道:“嫩草綠凝煙,嫋嫋雙飛燕。洛水一條青,陌上人稱羨。遠望碧雲深,是吾舊宮殿。何人仗忠義,洩我心中怨!”
說者無意,聽者有心。看守少帝的侍衛聞聽此詩便去報董卓。董卓聞詩怒道:“心中有怨作此詩文我焉能留你?你yù求忠義之人洩怨,我便先殺你洩憤。”
董卓言罷便命李儒帶武士十餘人入宮弒帝。李儒好歹也是個讀書人,就算在董卓麾下效力也不願做這種天怒人怨遺臭萬年的事。何況他也覺得殺害少帝並非良策,便勸董卓道:“主公已行廢立,少帝有些怨言也在情理之中。主公只需嚴加看管便無大害,殺之則有損主公聲譽,還請主公三思。”
若是以前的董卓或許還能聽進李儒的勸說,自從做上相國之後董卓位極人臣目空一切,再也聽不進良言相勸。對李儒道:“文優不必多言!那劉辯不死後患無窮,文優若忠於我便速速將其殺之。”
李儒見董卓疑心自己不忠也不敢再勸,便引領武士入宮。宮女見李儒至便報知屋中的少帝三人。劉辯知道李儒是董卓心腹不敢怠慢起身相迎,可是當他看到李儒手捧酒杯,身後武士帶刀的時候頓時大驚失sè。
劉辯顫抖著問李儒道:“不知李郎中到此何事?”
李儒道:“chūnrì暖融,董相國特上壽酒,以敬弘農王和太后。”
何太后也看出李儒來意不善,對李儒道:“既是壽酒,你可先飲。”
李儒手中乃是鴆酒豈會自飲?對何太后怒道:“你若不飲可休要怪我無情!”
何太后亦怒道:“你這小官又能如何?”
李儒見何太后到了這般地步尚耍威風冷笑一聲,召來身後武士手持短刀、白練擺在何太后面前道:“壽酒不飲,可領此二物!”
少帝與何太后見李儒圖窮匕見嚇的面如土sè,唐妃跪地求李儒道:“妾身願代帝飲酒,求李公饒過他母子二人xìng命。”
李儒怒叱道:“你算什麼東西?可代弘農王死。”說罷又舉杯到何太后與少帝面前道:“你等誰先飲此酒?”
何太后知道難逃一死,潑辣勁又上來了,大罵道:“何進無謀,引賊入京,致有今rì之禍。如今何進不得好死,可見蒼天有眼,rì後你與董賊也不得好死。”
李儒冷哼道:“若非你一再庇護十常侍,何進又何必招外兵進京?你今rì之禍才是報應,又去怨誰?速飲此酒,與你那兩個哥哥團聚才是。”
何太后被李儒一句話噎的臉sè鐵青不再言語。李儒又催逼少帝道:“太后不飲,你可先行。”
劉辯道:“容我與太后、愛妃作別。”說罷大哭道:“天地易兮rì月翻,棄萬乘兮退守藩。為臣逼兮命不久,大勢去兮空淚潸!”
唐妃聞聲而哭道:“皇天將崩兮后土頹,身為帝姬兮命不隨。生死異路兮從此畢,奈何煢速兮心中悲!”
二人言罷與何太后抱頭痛哭悽慘無比,一旁宮女無不落淚,就連李儒身後士卒也多有不忍者。李儒見狀擔心事態有變,怒斥道:“相國等我回報,你等拖延時辰指望誰來相救?何不速死也好讓我覆命。”
何太后大罵道:“董賊逼我母子皇天不佑。你等助紂為虐必當滅族!子孫萬代皆留罵名。”
李儒就怕此舉遺臭萬年,聽何太后道破頓時大怒,雙手一把扯住何太后就要扔下樓去。劉辯見狀驚呼一聲:“法師救我!”
前次北邙山遇險,劉辯一句話召來了南燁護駕鎮住董卓。今rì劉辯危在旦夕又想起南燁之言。也不管有用沒用,先喊一嗓子再說,或許南燁法師大道通神可來相救也不一定。
李儒還真被劉辯嚇得一哆嗦,瞬間放開了何太后回身一望,又哪裡有南燁的影子?李儒這才知道是劉辯詐他,頓時怒起心頭道:“光華法師已然被相國重兵圍堵在科學城中旦夕不保,怎麼可能再來救你?你就莫再痴心妄想了,還是安心受死!”
李儒言罷便以鴆酒灌殺少帝、何太后及唐妃,而後回報董卓。南燁並非真的神仙,身在科學城中可聽不到少帝劉辯求救。縱然聽到,救與不救還在兩可之間。因為南燁知道皇權猛於董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