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部分(第1/4 頁)
今rì一戰南燁就發現自己計程車卒裝備、紀律都不比陷陣營差,士氣也很高昂沒有一人後退,平均武力值同樣不低,可是戰損比例卻比陷陣營要高,殺敵數量也沒有陷陣營多。看來練兵這事兒還要交給高順這樣的專業人士來做才行。
有了張遼、高順,練兵的事南燁倒是可以不愁了,不過韓虎卻讓南燁發起愁來。這孩子應該是在戰場上受了驚嚇,從白天一直悶頭哭到晚上,一直哭到無力再哭沉沉睡去才停了下來。
假如韓虎真是個嬰兒或是小孩兒,這種哭法倒也尋常。可是韓虎那個頭身材比起典韋、周倉絲毫不差。看著這麼一個彪形大漢傷心的哭了一整天,南燁無比心痛。此時他才意識到,韓虎的個頭再強壯,內心也還是個孩子。
南燁覺得自己簡直就是個惡魔,竟然強迫小孩子一樣的韓虎上戰場,實在是太不人道了。南燁暗下決心,從今以後再也不讓韓虎上戰場冒險了。
次rì天明,睡醒一覺的韓虎倒是不哭了,不過卻再也不去碰那獨角頭盔。這倒並非韓虎看破了南燁的技能,而是他以為自己戴上了頭盔瞎跑才到了戰場上的。以往左手拿頭盔,右手拎鐵錘的韓虎現在是隻拿鐵錘不要頭盔了。南燁想想也好,便將獨角頭盔收了起來留作紀念。
南燁這邊大獲全勝,撫卹士卒,打掃戰場暫且不說。單說董卓收兵回營之後檢點人馬,發現攻城兩rì竟然折損了兩萬西涼兵,這可是他將近一半的人馬,怎能讓董卓不心疼?這回他也看出來了,南燁的科學城就是一個戰爭堡壘,早就埋伏下了重兵,等著自己撞個頭破血流。再想想南燁征戰四方無一敗績,董卓心中也害怕起來,當天便撤兵回了洛陽,不敢再和南燁較勁了。
守城的李儒也沒想到董卓五萬大軍只回來三萬,還有不少傷員。他一打聽才知道科學城中兵多將廣,能抵擋呂布的勇將便有數人,城中士卒更是不可計數。這個情況可是遠超李儒的預料之外,便勸董卓道:“主公此戰雖小有失利卻大有收穫。儒有一計可令那科學城不攻自破。”
董卓出師不利正在氣悶,聞聽李儒有計便問道:“文優有何計策?速速道來!”
李儒道:“科學城雖堅卻小,城內無田不產糧草。城中兵多,消耗的糧草便多,主公只要圍而不攻,其城自破。”
董卓搖頭道:“文優之言差矣!那南燁深通軍略,既然備下重兵,豈有不備糧草之理?”
李儒笑道:“儒聽聞前幾rì有科學城中百姓大批遷往交州,由此可見南燁城中之糧只夠士卒消耗,卻不足百姓使用。主公只需撤銷禁令,將十萬百姓驅入科學城中再圍城池,定能將南燁軍糧消耗一空。”
董卓還是搖頭道:“非也!非也!文優此計大謬。若是那南燁不分糧草與百姓或是不納百姓入城又該如何?又或是南燁屠殺老幼婦女以為軍糧,再徵其壯年入伍又該如何?豈不是徒送士卒、糧草與他?”
李儒心道:您以為天下人都能像您一樣狠心啊!不過嘴上卻不敢這麼說,只能道:“主公多慮了!南燁乃一偽君子,以仁慈著稱於世迷惑百姓,是以民心相向,百姓皆往科學城中投奔。他若不納百姓或殺以為食,便失了民心軍心,自有其城中百姓叛逃,那時主公里應外合破城更易。”
董卓聞言哈哈大笑道:“文優所言極是!光華法師被虛仁假義所累矣!明rì我便行此計。”
李儒諫道:“此計非一rì之功,若困城之時洛陽有變,主公悔之晚矣。不如先定朝中廢立大事,除去洛陽隱患而後再出兵圍城如何?”
董卓點頭道:“是也!是也!量那南燁困守城中也不能阻我大事。”
兩人計議已定,次rì再次設宴會集公卿,並命呂布引領一千飛熊軍侍衛左右。朝中百官聞董卓設宴不敢不至,太傅袁隗與百官皆到。
酒過數巡,董卓按劍而立道:“前次溫明園中飲宴不歡而散,皆因丁原、南燁二人不識好歹與我為敵。如今丁原已死,南燁已逃,我等可靜下心來再議前事。今上懦弱無能,不可以奉宗廟。我將依照伊尹、霍光故事,廢帝為弘農王,立陳留王為帝。有不從者斬!”
百官一聽董卓所言,又見呂布引甲士圍成一圈哪還有不明之理?這哪裡是在商議廢立?分明就是要耍橫用強。此時稍有不慎恐怕就要血濺當場,群臣無不惶恐,無人敢出言答對。
董卓見百官驚恐降服面露得sè,雙眼掃視群臣,竟無人敢與其對視,紛紛低頭不語。唯有一人英武非凡,傲然而立不肯低頭。
第二十四回 仲穎攻城廢少帝 孟德獻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