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第2/4 頁)
口,舷窗外的情景讓他感覺似乎哪裡不對頭——不知什14駝峰航線 國殤麼時候,八架“中島”式驅逐機分成兩路縱隊,左右各四架地伴隨在DC…2的兩側。
不知為什麼,與其他幾次遭遇日機不同,吳士心中隱約有種異樣的感覺,他迅速從副駕駛手中接過操縱桿。
飛機緩緩地轉了一百八十度,掉頭飛向了租界的空域,完全出自一種本能,吳士覺得那裡更安全!
果然,那些“中島”式並沒有跟上來。在租界上空兜了一圈,見兩側已是“空空蕩蕩”,看來是“警報”已經解除,吳士再次把飛機轉回原來的航向。商業航班可不能與東遊西逛的軍用飛機相比,後面的十幾號人,還惦記著晚上在重慶吃火鍋吶。
重新加入航線後,只有幾分鐘的時間,飛機就來到了澳門以北、香港和大陸之間海灣的西端,比剛才見到日本戰鬥機更遠一點的上空,也就是在這個時刻,吳士明顯地感覺到,今天,實在是在劫難逃了!
五架“中島”式排山倒海似的向他衝過來!吳士清晰地看見,最前面一架的機頭,已經冒出了火光。
想都沒想,本能使然,吳士馬上急劇俯衝,機艙內傳來稀里嘩啦和哭爹喊孃的聲音,那是行李散落和乘客的恐懼求救聲。吳士已經顧不及那麼多,左下方5000英尺處有一小片雲,他現在只有一個想法,馬上鑽入到那裡,藏進去,讓日本飛機找不到他。
第三章 哭泣的藍天(2)
那片雲實在是太小了,吳士一頭扎進去後,只有幾秒鐘,就從另一端出來了,前面是萬里晴空,什麼都沒有,猶如一個被追殺的人拼命地跑,結果卻鑽入一條死衚衕一樣。此時的吳士已經毫無辦法,他一邊讓報務員趕緊向地面發出求救訊號,一邊又重新折進雲中。
但,“中島”式已經開炮了!
濃密的機關炮彈已經打進了駕駛艙,艙內散發出的火藥味讓人窒息。
雲都打散了。
只有迫降!
吳士駕機大幅度盤旋下降,飛機以接近解體般的速度快速向地面墜去。
“中島”式在後面窮追不捨,火光不停地在DC…2的舷窗外“嗖嗖”掠過。
大地迎面而來,躍入吳士眼簾的,都是用小溝渠圍住的小塊稻田,天哪,在這樣的地方迫降,飛機不著火大家也得全摔死!
還好,右前方出現了一條河流(經查證為珠江,筆者),想都沒想,吳士大聲複誦緊急迫降要領,迅速關閉發動機,大聲命令副駕駛切斷飛機上的所有電源,DC…2一個側身,一頭栽進了江中。
歪打正著——DC…2接“地”角度恰到好處,發動機噪音完全消失後,水位剛剛沒到舷窗。
還好,雖然從機艙裡可以看得到外面的太陽、聽得到外面的風聲、嗅得著外面的空氣,萬幸的是,十七位機組人員和乘客中,竟然沒有一人被炮彈擊傷。珠江水的浮力大大緩解了衝力,機身上被穿透了無數個大洞的DC…2浮在了水面上。吳士推開座艙前的緊急出口蓋,哪想到,再一次躍入眼簾的,是俯衝嚎叫著、噴著火舌的“中島”
式!
立刻縮回頭的吳士發瘋地命令副駕駛和報務員及空姐:讓全體乘客跳進河裡,立即離開機艙。
幾乎是和剛才DC…2迫降的場面一樣:五架“中島”式大幅度盤旋、打著旋地向DC…2俯衝過來!
遠處,一艘漁民的小舢板已經搖過來。
日本兵太狠!採訪中,幾位老人都說,民航客機已經迫降了,還是不依不饒,仍舊衝著落水的乘客開火!
全是機槍掃射,除機長吳士和報務員羅昭明(《申報》誤稱羅壽年,筆者)及一名乘客死裡逃生外,共有14人被打死!
在後來打撈出的屍體上,每具都佈滿了槍彈孔。
歷史永遠都不會忘記這一天:1938年8月24日!(注二)這是日本戰鬥機第一次攻擊民航班機,但絕不是最後一次!
手段一次比一次囂張!
1941年1月14日,日機再次進犯,轟炸重慶九龍坡機場。此時,“中航”公司的一架“史汀生”型飛機(滄州號)見勢不對,為避免飛機被擊中,駕駛員(美國人)馬上駕機升空,逃離機場。哪料到只飛了五公里,由於該架飛機未添燃油,無奈之下,又飛返機場。沒有找到攻擊目標的敵機氣急敗壞地把怒火全部發洩到這架“史汀生”上,在三公里以外開始攻擊,直到“史汀生”在地面焚燬。
同年,5月20日,厄運再次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