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部分(第1/4 頁)
賴緇」庋�納戀紓�皇背迤萍菔徊漳詰暮詘擔�橈�笥臧遜緄膊AШ�醚涎鮮凳擔�旯紋鰲爸ㄖā�
叫著使勁地來回扭,在一會兒高高懸起、一會兒向深淵墜落的飛機中,兩名飛行員全神貫注地在座位上把住駕駛盤,好似兩尊雕塑,一動都不動!
沒有絲毫慌亂!
說到這裡,老人眼睛潮溼了:“那兩個飛行員啊,真是大英雄!”
其實,無論是開飛機的還是坐飛機的,只要在駝峰航線上飛過,哪怕只有一次,都是英雄!
每一位飛行員都是這樣,用非凡的膽略、超人的勇氣,抱著視死如歸的氣概,飛越“駝峰”!
每一位告別祖國,去他鄉異國,用另一種方式進行“抗戰”的地勤人員,也都是這樣飛越的“駝峰”!
注一:南京第二歷史檔案館《中國航空公司檔案彙編》。
第三部分
雲鐸:達姆達姆機場,二十四小時,不分白天和黑夜,飛機不間斷地起降。飛機來自各處,有從美國起飛繞一大圈經歐洲過來的;有從拉合爾過來補給的;還有不少日夜不停地把物資運送到汀江、準備再經“駝峰”回國的;有訓練的;有不時出擊和日本人作戰的;有中途“路過”的、經停、中轉、從國內來的多了去,巨大的轟鳴聲震人心扉。
第十二章 天地一線牽(1)
繁忙的空港——達姆達姆在華祝面前,我提到加爾各答,實際上,加爾各答這個機場真正名稱叫“達姆達姆”機場。
已經無法考證“達姆達姆”的名稱來歷,惟一知道的是,那個時期,“達姆達姆”
機場的繁忙程度不亞於現在國內任何一座空港。
說它是戰時亞洲最繁忙的航空港毫不誇張。
雲鐸老人原是國民政府航空委員會主任參事王立序手下秘書,負責為躲避戰火從杭州搬遷到中緬邊境壘允的中央飛機制造廠和陳納德航空志願隊雙方之間的溝通、協調工作。老人說,1942年初,上邊一道命令就把他和中國空軍第四大隊隊長賴遜巖調去了加爾各答,在達姆達姆機場一駐就是兩年多,和原來的工作幾乎相同,也是協調、溝通,只是這次協調、溝通是在美軍、英軍、中國空軍、“中航”公司、印度等多國、多個部門之間。
在印度,老人的身份是國民政府航空委員會全權代表。
老人說,1942年2月,正月初一那一天,他和賴遜巖赴加爾各答,都是二十多歲年輕人,除了有精力、膽量外,基本上對外一無所知。官銜也低,賴是個少校,自己則只是“三等機械師”,到了加爾各答才發現,由於很多給中國運送軍需物資的貨船是在航行途中得知太平洋爆發戰爭、香港被佔、緬甸危在旦夕,於是都是臨時改變停靠港口,改航印度,卸在加爾各答的物資只是一部分,吉大港、孟買、馬德拉斯哪個港口都有、到處都是。
老人說,剛到印度,那個亂啊,由於貨輪散亂卸貨,物資器材,堆積如山,人找不到貨、貨見不到人,而國內催運貨物、告急電文,每天如雪片一樣,紛至沓來。
眼前要做的,也是最十萬火急的,就是接收、整理、處置——把分散到各地的物資都儘快歸攏到加爾各答,然後再一點點運回國內。
每一件事情,都不可避免地要牽扯中、美、英三方,一方協調不好就影響整個行動。於是兩人商量,第一件事情,拜會當地的最高“軍事當局”。
年輕就是好,活力四射,沒多想,就去了新德里,此時的印度還是英國人的殖民地,透過中華民國駐印度使館介紹,兩個天不怕地不怕的年輕人直接拜會英國皇家空軍駐印度少將。
皇家空軍少將絕對沒有輕視這兩個來自中國的“嘴上沒毛、辦事不牢”的年輕人,他答應全力支援雲鐸他們的工作,為表示誠意,當著兩個中國小夥子的面,他親自給駐達姆達姆機場的皇家空軍221聯隊下令:幫助中國人。
拜會完英國少將,馬不停蹄,雲鐸又和賴遜巖趕回加爾各答,這一次,他們見到134駝峰航線 戰爭流水線是美軍駐加爾各答補給司令,蘇瑟蘭德少校(ColSouTherland)。
從有空中力量那天起,在美國軍隊中就有一個約定俗成的習慣,陸軍航空兵軍銜普遍比陸軍高兩級,一支由少校擔任“司令”帶領的部隊在海外到處都是。一切照搬美軍的中國空軍也不例外,但就是不知為什麼,同樣也是“少校”,賴遜巖在國內,卻只是個空軍大隊長,英文書寫的聯絡函上也就是這樣介紹的。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