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第3/4 頁)
體執行,是否有把握,身為董事長的邦德也無法一人做主,此時,“泛美”總部也為此急令邦德回國述職,同時軍方也特別想聽他的方案。
邦德、王承黻必須要在最短時間做出抉擇!
臨回國前,兩人迅速制定出飛越人跡罕至、平均海拔6000米的冰山雪峰計劃後,由王承黻將計劃一併報送國民政府交通部,報給“泛美”總部,計劃由邦德負責。
交通部恨不能前面是刀山火海也要王承黻去鑽,哪還顧得上“行不行”,對總經理的計劃,批覆就一個字,行!相反,“泛美”總部對邦德提交的航線計劃充滿擔心和憂慮,軍方則更是完全持反對意見,他們的態度和亞瑟·揚發給宋子文的那封電報完全一致:非氣密艙、沒有備降機場、沒有全程導航、沒有準確氣象預報,用兩個只能各輸出一千多馬力的螺旋槳發動機、最大速度274公里的C…47去飛越那道天塹,人類目前還無法做到這樣的飛行。不行,就是不行!
面對總部、軍方太多的疑慮,邦德惟有實實在在地答覆:根據中國航空公司曾有過的飛行經驗,我堅定地相信這樣的飛行是可以做到的。儘管也有可能證明這樣的飛行未必能做得到,但我的觀點是,在實際實驗證明不可能做到之前,我絕不承認這是做不到的!(注九)依舊是沒有任何豪言壯語,但足可以驚天地、泣鬼神!
注一:1941…1942,蔣介石、宋子文、羅斯福電報文錄。
注二:譚一青《蔣介石和美國》第107頁。
注三至注六:1941…1942,蔣介石、宋子文、羅斯福電報文錄。
注七:亞瑟·揚日記。
注八:A…29系美製雙發轟炸機,按《租借法案》之分配,在從美國本土運往中國途中在埃及轉給英國。此時,還有十架C…47,正日夜不停地飛往中國。
注九:邦德《戰時駝峰起源》。
第九章 扣響飛天之路(1)
人類,她,彷彿搖身一變,頓時化為兇相畢露的巫婆,盡展暴戾的妖術——毫無預兆、頃刻間說來就來的狂風、驟雨、暴雪、濃霧、強勁氣流!
有多少支中外登山隊,就是在這些地方,眼瞅著即將接近峰頂之時,頃刻間會被突如其來的狂風、暴雪和強勁的氣流擊垮而功虧一簣!
所有在自然界中,人們沒有經歷過的氣候,統統在這裡得到最極至的發揮!人類,在大自然面前,實在是太微不足道了!
怨不得交通部、也怨不得邦德、更怨不得王承黻,實在是沒法子。能想過的都想過了,再找不到能比這更好的一條航路,只能走這條線。
邦德把新航線飛行計劃(這次是真的“新航線”)交給王承黻,王承黻再報送交通部,還未等交通部答覆,這邊已經開始飛了!
不飛不行了。前線國軍已快彈盡糧絕,陳納德的P…40戰機已經無法正常升空。
日本人的“三菱”整日從頭上嗖嗖呼嘯掠過,油彈皆無的陳納德急得嗷嗷叫,催促給養的電報一封接一封。交通部更是早就忙成一團,負責在加爾各答監送貨物啟運回國的人每日致電發問:怎麼還不來飛機!
唰—— 一道亮光閃過!
就在這被狂風、驟雨、暴雪、濃霧、強勁氣流包圍著的沖天絕頂和萬丈溝壑深淵中,夏普和他的C…47在這片荒蕪、茫茫白雪覆蓋著陡崖峭壁的嶙峋山峰間劃出一道銀色的弧線!
氣勢恢弘、終年白雪皚皚的世界屋脊,陡峭嶙峋、犬牙交錯的橫斷大山迎來了第一批膽敢跨越它們的勇士!
夏普闖了過去,緊跟著,吳士、陳文寬也闖了過去,黃官悅、陳文惠、譚歡在、陳鴻恩也過去了,在第一批由中國人擔當“中航”正駕駛飛行員的帶領下,後取得正駕駛資格的梁廣堯、陳齊發、陸銘逵、黃天覺都跟著闖過去了!
這不是一條人為制定的航線,這是中國航空公司勇敢的飛行員們,橫下心來,用自己的生命,活生生硬闖出來一條航線!
螺旋槳攪動空氣打破了千萬年來人跡罕至的沉寂,茫茫雪山,千里冰峰,迎來了一批視死如歸的勇士!一場人類有史以來持續時間最長、條件最為艱苦,幾乎是無法完成的航空飛行運輸從此在連綿不斷、此起彼伏、茫茫冰峰雪山間徐徐拉開帷幕!
走直線橫亙千里的喜馬拉雅山一直蜿蜒至印度東北部旁遮普邦,汀江機場就坐落在白雪皚皚的雪山腳下。飛機從汀江起飛加入航線,斜向東南直行。如果不出意外一切順利,大約三個半小時可以飛抵昆明,這段距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