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部分(第3/4 頁)
飛越“駝峰”的心情,別人我不知道,我只能說我自己的。我們飛“駝峰”最艱難、最緊張的時候,主要是在1944年,而那一年,正是日本人最瘋狂的時候。他在密之那的零式機起飛攔截我們。“駝峰”航線基本上是東西走向,我們也是沿著這個方向飛行,他們正好是南北飛行,飛行半徑正好切到我們航線裡面,就是要截斷這條通道。在這種情況下,夜間飛行要安全,前提是,排除氣候和地理因素。
飛“駝峰”一般沒有好天氣,遇到好天氣(一年沒幾次),又是夜間飛行,如果想冒險,不走北線(公司規定飛北線,但常有膽大妄為者下賭注,甘心冒險。其實,南線、北線,都好不到哪兒去,一個是上喜馬拉雅山、一個是被擊落),我們就順著橫斷大山起伏線、儘量低飛。
年輕啊,那個歲月,就仗著年輕,什麼都不在乎,什麼也不怕。 你的朋友:鄧重煌 2003年11月15日老人的第三封信:小童,我的朋友:
前次給你講,我的遇險經歷,其實,我只是“駝峰”航線上的幸運兒而已。從頭至尾,有驚無險,幾次絕境逢生。可我的許多同伴、同學,昨天晚上還在一個房間裡住過,今天晚上就沒了。今天早晨還在一起吃早餐,中午就沒有了。
說到這裡,我又想起一次排班,本來是輪到我飛的,但那天等我趕到機場時,排程告訴我,換人了。也不知是什麼原因。臨時換的那個人叫黃克禮(奇怪,我今天還記得他的名字),那架飛機起飛後就再沒回來。
這就是施了魔法一樣的“駝峰”!
記不清那是什麼時間,很是有一陣子,飛了一段時間,老是看不見日本人零式機出來攔截,我和機長都很奇怪,太平靜了反而希望它們出來,你在幼兒園的時候肯定玩過老鷹抓小雞的遊戲,有時,扮小雞也許更有意思。那天我們已經飛了一個汀江到昆明往返,再次從汀江出來時,是下午,天還是亮的。剛剛改平後,我和機長又說起看不見零式機這事兒,我那美國機長平時就愛說愛動。說著說著,他對我說,要不,我們兩個去密之那看看去
我一聽興奮得不行,急忙說,這個主意好啊,我怎麼沒想到!
天哪,兩個人真是年輕啊,瘋起來不怕天不怕地的。這麼大個事兒,心頭一熱,也沒有慎重考慮一下啊,統統沒有,別人躲日本人還來不及呢,我們竟敢主動送上門去,真是膽大妄為!
說去就去。機長見我沒意見,把機頭一偏,我們的C…47向右偏了十度左右,脫離既定航線,朝著平時想起來就心驚膽戰的密之那飛去。
記得我當時大致估算了一下,從我們此時飛行的位置到密之那,大概有三百多公里,C…47要飛一個多小時。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離密之那越來越近。真是快到眼前了,才感覺到緊張。
第十九章 一批沒了,再上,再上!(5)
密之那機場越近,我們越連大氣都不敢出。其實現在想起來很好笑——我們不出氣,那飛機發動機和螺旋槳不也是一樣的轉嗎,它可不管這些!
臨密之那機場只有幾公里了,還不見有日本人飛機攔截,能看見地面。地面上,靜悄悄
都到這個時候了,也無所謂了。終於,我們鼓足勇氣——飛過去,來個“低空通場”!
我們的C…47像個小偷一樣,在機場上空沿著跑道快速掠過,見沒有什麼動靜,我們又轉回來,這回大搖大擺地“通場”。這下,我和機長都看清了,那個機場已經空無一人了!於是,我們放心地打道回府!
哈哈,真沒想到,竟然是我們兩個最先發現了日本人撤退密之那(機場)。回程的路上,我和機長這個高興啊!
在昆明我們一落地,我們馬上向上面報告,估計公司領導也是很高興,竟然沒有“處理”我們如此膽大妄為嚴重偏離航線!
其實我們也不是作無謂的冒險,去密之那機場時,我們就注意到了全程都有濃雲,這讓我們心裡有底,萬一日本人出來,我們就趕緊鑽雲但是回過頭來想,我們做得也是太過分,機艙裡裝的是滿艙的汽油,正是國內急缺的,如果真的有意外,損失該有多大。年輕,有激情,但很多事情,也真是錯在這“年輕”上了。
其實關於“駝峰”上的事情,一時半會兒都講不完,諸如我們在惡劣的氣象中飛行等等,只是,我的年紀太大,真是歲月不饒人啊! 你的朋友:鄧重煌 2003年11月27日老人的三封信,看得我是熱血沸騰。
老人所說的那個“臨時”頂班而失蹤的飛機我也查到了,具體如下:1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