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3/4 頁)
鑑。況且“京劇泰斗傳記”書叢是一套多輯叢書,它存在的不足以後還可以
彌補。
編輯這套書叢的意義,在於從演員與劇種的關係這一角度,取得足以為
今天借鑑的成功經驗,以推動京劇推陳出新的發展,促使它儘快地從深陷的
困境中擺脫出來。
一個劇種的興衰,有各種複雜的原因,是否出現傑出的、具有代表性的
大演員,則是一個最突出的標誌。從中國戲曲發展的歷史來看,雜劇、南戲、
傳奇以至於地方戲無一例外,集中國戲曲大成的京劇更是如此。可以說,無
論哪一個劇種,有大演員,劇種就興盛;無大演員,劇種就衰亡。因為劇種
的藝術很大程度蘊涵在演員身上,凡稱得起大演員的,那麼他不僅是本劇種
藝術的忠誠的繼承者,同時也是本劇種藝術的勇敢的突破者、革新者。只能
繼承不能突破的演員,頂多只能稱為好演員,而不能稱為大演員。只能繼承
不能革新的劇種,也就停止了發展,與不斷運動著、前進著的時代拉開了距
離,自然難免被社會所拋棄。彙集在這套書叢裡的各個行當、各種流派的代
表人物,他們都稱得起大演員。他們最可貴的精神,就是不拘泥祖法、不墨
守成規的革新創造精神。現在有不少人自稱這個流派、那個流派,但恰恰缺
少這點革新精神,所以也成不了自成一家的代表人物。
對一個演員來說,守成易,創新難,自覺地創新更難。所謂創新,並非
只是一個簡單的技巧問題。它是植根於時代前進、生活激變的基礎上的審美
理想、審美趣味變化的問題。一個演員如果不理解人民需要什麼、喜愛什麼,
沒有理想,沒有追求,那他就感受不到時代的脈搏,就會失去革新創造的自
覺性,成為一個因循的守成者。其實守成也並不容易,如果因守成而失去劇
種前進的動力,在不停地向前滾湧的時代洪流面前,那麼這“成”也是“守”
不住的。
京劇是中國戲曲大家族中成就最高、最有代表性的劇種之一,它曾經風
靡全國,征服了千千萬萬的觀眾。但它在藝術上的完整性、成熟性也相應地
帶來了更多的凝固性,受時代的挑戰也更嚴峻。它的豐富、深厚的藝術蘊涵
必須尊重,必須繼承,但面對當前的現實,更需要重視革新發展。唯有革新
發展,才能真正擺脫自己的困境,走向與時代結合的康莊大道。我們十分希
望京劇界重視這套書叢,仔仔細細地讀一讀,從這些大演員的生活道路和藝
術道路中,經過辨別、思考,汲取他們的有益的經驗,化作自己的營養,努
力成為一個有志氣、有理想的當代京劇表演藝術家。
時代需要我們繼往開來,勇於開拓,勇於進取!
時代急切地呼喚大演員、大藝術家出現!
一九九六年四月十三日
周信芳傳
何國棟
第一章從七齡童到麒麟童
身世之謎
淮陰(舊稱清江浦)是蘇北的一個重鎮,它位於淮河下游,京杭大運河
穿境而過,由於地處交通樞紐的位置,成為蘇北地區的一個商業中心和農產
品的集散地,顯得熱鬧繁華。淮陰確實是一個地傑人靈的好地方。這裡出過
“力拔山兮氣蓋雄”的楚霸王項羽;出過曾受胯下之辱,寄食漂母,後來成
為一代名將的韓信;出過親冒矢石,擊鼓退金兵的巾幗英雄梁紅玉;出過士
途偃麥,發憤著書的作家吳承恩;還出過藝震京華,被譽為京劇“通天教主”
的王瑤卿。。一八九五年一月十四日,淮陰照樣是市聲嘈雜。京杭大運河像
往日一樣,浩浩蕩蕩地奔流而過。這一天,在淮陰南門東虹橋頭毗廬庵邊的
一個小屋裡,有一個小生命呱呱墜地了。這個剛出生的男嬰,不是別人,就
是日後名震劇壇、蜚聲中外的一代京劇大師周信芳!從此,在淮陰的燦爛史
冊上又增添了一個光輝的名字。
就在這個時候,離淮陰不太遠的黃海海面上,甲午戰爭的炮火正在轟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