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第2/4 頁)
國軍人之新傾向》一文,為中國大量計程車兵如何從進行戰爭轉為從事生產,尋找解決辦法。
不知不覺中,1923年夏天就要過去了。
盧作孚再度回到重慶時已是夏末交秋。曾一度離開重慶去萬縣工作了一段時間的肖楚女又回到了重慶。
倆人再次見面很高興。肖楚女告訴盧作孚,她已應聘在重慶省立第二女子師範學校擔任國文教師。
“那裡缺乏像盧思先生你這樣的人才。”肖楚女說,“希望盧先生親自去找校長談談,我為你引見一下。”
在肖楚女的陪同下,盧作孚來到二女師。
“盧思先生願來二女師任職,請都怕請不動,哪敢不同意。”校長早聞盧作孚大名,當即拍板定奪,“如不嫌棄,盧思先生任國文教師如何?”
“承蒙抬愛。”
“屈才了。屈才了。”校長連聲道。
盧作孚剛回重慶不久,1923年秋末,川軍第1軍和第2軍紛爭復起,炮火連天,血肉橫飛。
第1軍攻入重慶,大肆搶掠財物,濫殺無辜,家家戶戶無一倖免。
盧作孚從上海帶回的3臺手搖織襪機被搶走,生活一時無了依靠。盧作孚決定將全家老小送回合川,隻身一人留在重慶任教。
這時,盧作孚的父親勞累過度,不幸去世。一家老小的生活重擔,落在了盧作孚一人的身上。真個是度日如年。
1924年1月,肖楚女要離開重慶去武漢,盧作孚去碼頭相送。
“還記得柳永的一首詞嗎?”盧作孚不無感傷。
“是《雨霖鈴》!”肖楚女心領神會。
盧作孚用低沉的語調輕吟道:
寒蟬悽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賬飲無緒,留戀處、蘭舟
催發。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咽——
肖楚女接吟道:
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
盧作孚完全沉浸在柳永這首悽美的詞中。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
曉風殘月。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
人說?
寒風起,江風凜冽。盧作孚出神地望著長江水逝,萬緒千愁一齊襲上心頭。
“嗨,可別這麼如此兒女情長的。也不是不能再見面了!”肖楚女嫣然一笑。
盧作孚萬萬沒有想到,這竟是他與肖楚女的訣別!
1927年,肖楚女為了中華民族的解放事業,慘遭殺害。
送走肖楚女,盧作孚於2月間離開了重慶。這時,楊森捲土重來,當上了四川軍務督理兼攝民政。
楊森一上臺,就想到了盧作孚,急電盧作孚去成都任教育廳長。
盧作孚對在成都創辦通俗教育館更感興趣。棄官從教,很快就把成都通俗教育館辦得紅紅火火,比在川南時的名氣更大。
然而,盧作孚萬萬沒料到,他的事業又再次隨著軍事上的失敗而夭折。
1925年初,楊森發動了統一四川大戰,結果,內部發生嚴重分裂,導致失敗。楊森出逃前夕,秘密拜訪了盧作孚。
盧作孚在事業上經受了兩度重大打擊後,對自己的教育救國理想開始了痛苦的反思。
兩度浮沉,盧作孚慨然長嘆:“紛亂的政治不可依!”必須靠自己,走一條屬於自己的路!
盧作孚開始了新的探求。
1925年7月,盧作孚毅然辭去成都通俗教育館館長的職務,回故鄉合川。
一樁新的事業開始萌芽了。
船王盧作孚第5章 創辦民生公司
第5章 創辦民生公司
李白未曾想到他的詩句會讓千百年後的一個青年得到啟示,並忽發
奇想:赤手空拳辦航運
“總算回來了,回來了就好!”母親望著兒子清瘦的面容,“瘦了,瘦多了。”
母親邊說邊抹著眼淚。
“娘,這幾位是我的朋友。”盧作孚指著幾位年輕人說:
“他叫趙瑞清。”
“他叫彭瑞成。”
“他叫黃雲龍。”
盧作孚的母親忙說:“快坐。叫淑儀煮飯,都餓了吧?”
“嬸子,我們哥幾個還有些事,想在你家商量一下,打擾了。”黃雲龍道。
“別見外,當是自家一樣。你們有事就忙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