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部分(第3/4 頁)
海;1只大型運油船改建為‘太湖’號海輪,行駛海上;3只掃雷艇改為‘生’字號拖輪,即生哲、生輝等,行駛長江。以後民生公司又與金城銀行合作,組成了一個‘太平洋輪船公司’,在美國購買了‘黃海’、‘東海’、‘南海’3只海輪,航行東南亞各國和日本。”
正當盧作孚為航運事業而嘔心瀝血,四處奔波的時候,國內的形勢已發生了急劇的變化。盧作孚拖著病體回到祖國,看到了蔣介石撕毀停戰協定,向解放區發動了大規模的進攻。
內戰爆發了。
蔣介石出於反共需要,賣身投靠美國,於1946年11月,與美國政府簽訂了“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條約”。這個條約規定:美國人可以在中國全境居住、旅行、經商、開辦工廠、開發礦產資源、擁有土地和從事各種職業;美國的商品可以不受任何限制,輸入中國,並且享有與中國商品同等的待遇;美國的船舶,包括軍艦,可以進入中國任何口岸或領水,自田航行和停留
又一個出賣主權的賣國條約!
盧作孚在加拿大得知這一訊息,悲憤難當,當即揮毫撰文予以痛斥。
1947年春末的時候,盧作孚風塵僕僕地回國,前往南京。
盧作孚的身體已越來越壞,他沒顧得上休息,立即為解決民生公司的經濟危機而奔波。此時的民生公司正陷入十分困難的境地。內戰爆發,許多輪船被政府強迫打兵差,而物價飛漲。少得可憐的差費又不及時支付,等到支付時,不知跌了多少倍。
加拿大製造的輪船即將交付,盧作孚顧不得脈搏間歇症時斷時續的復發,來不及治療,就帶著妻子、秘書周仁貴和服務員林文裕奔赴上海。
民眾輪首航成功後,民生公司繼於10月又闢上海至天津線。以後,航線陸續伸展到海防及曼谷、菲律賓、日本、新加坡等地,並在天津、青島、臺灣、廣州、香港等地設立分支機構。民生公司投入海運航線的輪船共13艘,計39258。19噸。1948年後,海輪雖在船數上僅佔91艘的14。2%,但噸位卻佔總噸位58214噸的67。4%。實際上,民生公司已把經營重點由川江逐漸發展到海洋。海運給民生公司帶來巨大的收益,儘管在長江航線揹負著沉重的公差負擔,又受通貨膨脹的影響,民生公司仍略有盈餘。
盧作孚到上海,許多朋友告訴他:民生公司的發展,引起四大家族的嫉恨,招商局總經理徐學禹四處揚言要“吃”掉他。
盧作孚冷笑一聲,找到交通部航政司司長李博候,扔給他一份資料,那是民生公司為抗戰作出的犧牲的統計表:
李博候不禁默唸道——
民生公司抗戰期間船舶損失概況:
政府徵用阻塞水道5艘,計2028噸;
自行鑿沉拆毀避免資敵(被敵機炸沉觸雷沉毀)16艘,計11460噸;
軍公運輸遭受損失7艘,計4188噸;
被敵劫持擄去5艘,計2662噸;
以上統計不含夏、駁船,累計20338噸。
李博候不解其意,問道:“作孚,你讓我看這個幹什麼?”
盧作孚氣憤地道:“民生公司為國家為人民做出的犧牲還少嗎?為什麼要苦苦相逼?”他話題一轉,“徐學禹說要‘吃’我,你聽到沒有?他為什麼要‘吃’我?民生公司在抗戰中,對國家貢獻那樣大,招商局的貢獻在哪裡?我倒要看他對我怎樣吃法。非要他講清楚不可!”
盧作孚說到做到。他特地在上海環龍路金城銀行招待所請客。宴席的名義是歡迎李博候,為李司長接風洗塵。
來的都是與航業有關的人:李博候、徐學禹、錢新之、杜月笙等。
上了一道菜後,盧作孚激動地站了起來,說道:
“今天承蒙諸位光臨,非常感謝!這裡,我要請問一下徐總經理,聽說你要吃我?為什麼要吃我,你必須跟我”
錢新之一看氣氛不對,趕緊站起來打圓場。
“唉!作孚!作孚!有話慢慢說,有話慢慢說”
別的人也一齊勸道:
“可能是誤會,可能是誤會。現在不要講,飯後慢慢講。”
徐學禹坐在那裡,鐵青著臉,一言不發。
結果,這次宴會不歡而散。
與四大家族的鬥爭已經公開化了。散會後,盧作孚將公文包往桌上一扔,讓秘書周仁貴準備紙筆,口授了一個報告。
這份呈給國民政府的報告中,盧作孚“要求將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