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部分(第2/4 頁)
比國內債券的收益更高(大約高1�5個百分點),這個結論來自對1870~1913年的資料進行平均後的結果。然而,這個平均的過程隱藏了巨大的波動。在對482家公司的報表進行分析後,戴維斯和哈藤拜克證明了美國國內債券的回報率有時候高於國外的——以19世紀90年代為代表。他們的工作也從定量分析的角度證明了帝國主義投資人眼裡所看到的重要意義,因為在帝國內部投資的回報率與在英國有實際的政治控制以外的國外投資的回報率有明顯的差異:在1884年之前的那段時期高於67%,但是之後低於40%。那麼我們是否可以因此說英國的海外投資是帝國主義經濟方面的不理性產品——一個資本緊跟旗手,而不是利潤最大化的案例?很多現代的史學家傾向於強調大英帝國快速擴張的非經濟動機。從另一方面看,戴維斯和哈藤拜克證明,從英國投資的總體情況來看,帝國控制的領地並不是主要的目的地:因為在1865~1914年,只有大約25%的投資投向了帝國內部,而投向英國本土經濟的佔了30%,另外的45%投向了外國經濟體。他們的努力方向是讓已有的對帝國有著實際利益的投資精英成為穩定整個國際資本市場的中堅。19世紀晚期的帝國主義是伴隨著一種類似20世紀末期的“全球化”經濟程序的政治附庸。
作為帝國投資者精英俱樂部的領導成員,羅斯柴爾德家族在英國帝國主義中的作用非常重要。1865~1914年在倫敦公開發行的外國債券總額為40�82億英鎊。N·M·羅斯柴爾德公司以獨家或者是合作的方式負責了總額的1/4還多(10�85億英鎊)。沒有任何其他的銀行可以與之比肩,儘管巴林銀行在1860~1890年期間做過嘗試,而且皮爾龐特·摩根之後也逼近過這個目標。在世紀之交的時候,塞利曼兄弟和厄內斯特·卡塞爾齊頭並進,形成了非常強有力的競爭態勢。表9…3給出了1852年之後那段時間羅斯柴爾德所發行的貸款的型別以及地理分佈情況。
羅斯柴爾德家族第四部 世界的銀行家 第二章“站在帝國主義一邊”(1874~18
表2…3由N·M·羅斯柴爾德公司所發行的貸款,1852~1914年
總額(英鎊)
百分比
其中公共部分
總計百分比
英國
11941582
8�7
96266582
86�0
歐洲
90034413
45�6
54929413
94�1
中東
78677640
6�1
78677640
100�0
拉丁美洲
189003610
14�6
175898990
93�1
北美洲
291700448
22�5
284900448
97�7
澳大拉西亞
5000000
0�4
5000000
100�0
亞洲
20200000
1�6
11500000
56�9
非洲
7200000
0�5
3700000
51�4
其中帝國內部
77547580
6�0
65347580
84�3
總計
1293757693
100�0
1210873072
93�6
資料來源:阿耶爾,《金融的世紀》
用戴維斯和哈藤拜克的資料(見表2…4)與羅斯柴爾德的資料進行比較後,我們會發現,N·M·羅斯柴爾德公司對政府財政的興趣遠勝於對私營部門事務的興趣。1865~1914年,在所有的“募集”資本中只有大約36%為政府所用,而在同期由倫敦羅斯柴爾德銀行提供的貸款(同樣的資料,大約數)超過了90%為政府所用(餘下部分幾乎全部被外國鐵路公司所佔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