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部分(第3/4 頁)
就是以絲綢而聞名,我們南充也是遠近聞名的絲綢城,但是現在已經落後於國內主要城市,已經落後於日本了。
現在已經是工業化時代,我們也不能再如過去那樣透過手工業來發展經濟,現在需要工業聯合。
各位都是絲綢商人,走南跑北,也知道我順慶絲綢與國內其他絲綢廠的差距,與國外的差距。
在國內各地,早採用熱蒸汽繅絲了,但是我們順慶大多數還是採用手工繅絲,手工繅絲不但產量低,而且質量也不好,價格遠遠低於國內兄弟省份價格。
此外,除此之外,那就是我們中國本來就是天朝大國,是世界上公認的絲綢大國,但是絲綢產量,我們全國竟然不到日本的1/3,小日本是什麼東西,其國土面積沒有我們整個四川大,憑什麼讓小日本在絲綢行業賺的缽滿滿的,而我們則受氣受罪。
順慶府決定引進上百臺6緒單捻直繅式,準備開一個大型絲綢廠,用以振興地方經濟。
各位都是地方巨賈大戶,應該為地方經濟發展做出努力,故找大家前來,就是為了興辦絲綢廠事宜。
為了發展絲綢業,我已經與鄧孝可宣慰使商議,每年將從順慶府拿出30萬大洋作為順慶發展絲綢的專項資金。
在未來一年,順慶各縣將成立蠶業局,培育蠶房。
為了發展蠶繭業,將在順慶建立絲綢職業技術學院。
為了發展蠶繭業,將建立嘉陵絲綢廠。
眾人一聽,過去哪有官員對商人優敬有加,對於商人,不是認為巧取豪奪,就是認為欺行霸市,這個年輕的軍政局長竟然想與大家一起辦絲綢廠,大家當即就同意了。
楊興將所要辦的絲綢廠規模,投資資金說了以後,這些巨賈大戶一聽,倒吸了一口涼氣,原來該絲綢廠竟然投資額超過100萬個大洋,相當於過去六十六萬兩白銀啊,這可是天文數字啊,雖然大家富有,一般人身價有數萬,但一聽到如此大的投資額,不由得有點懷疑楊興的誠意。
局長大人是否以興辦絲綢廠的名義,將自己財產礦誑出來,到時再借口巧取豪奪。
楊興彷彿看穿了大家心思似地,對眾人說道:“開辦絲綢廠的機器裝置,本局長已經將委託英國人購置,不日將運到順慶,廠房呢,也正在選址興建,不知大家有何意向投資實業?”
眾人一聽,雖然有心參加,但害怕被騙,紛紛支吾不語,楊興知道,這些人要看到廠房建起來後,才可能參加的,正準備端茶送客的時候。
一個三十多歲,穿著西裝的中年人站起來,問道:“大人,請問絲綢廠是官辦還是商辦?”
楊興擺擺手,示意坐下道:“興以為輕工業還是以商辦為好,大家看洋務運動,辦了多少實業,那些官辦工廠效益奇差,人浮於事,到現在還沒有收回成本。但我們再看廣州、上海一些民辦實業,效益蠻好嘛。英國有個亞當。斯密的經濟學家,說市場是一支看不見的手,市場會調控一切的。所以興以為實業還是民辦的好,只要公司合法經營,按章納稅,企業家就是為地方經濟作出莫大貢獻了。”
該男子大驚道:“大人知道亞當。斯密?”
楊興一見,當即大笑道:“興在軍官學校的時候,曾經受洋人影響,看了下亞當。斯密的《國富論》”
伍非百見楊興與該男子談得興起,湊近道:“大人,此子姓譚,名謙祿,乃城中大戶譚百萬的長子。該子曾經在去年去過西歐。”
楊興一聽,莫非這個人就是資助盧作孚的譚謙祿。
在真實的歷史上,當盧作孚開辦民生實業的時候,這個譚謙祿也買了一艘船,取名為順慶號,以與盧作孚競爭。
但是問題就出在順慶兩個字,就在“順慶號”一路汽笛高鳴、浩浩蕩蕩剛開抵重慶的第二天,就被重慶駐軍範紹增(傻兒師長原型)部扣留。
要說這個範哈兒,本來就是一個大傻子,過去呼嘯山林,被滇軍招安後,在四川軍閥中混了幾年,終於混出人模狗樣了。
其時順慶王羅澤洲剛好與他有仇,他在重慶一看,這條船名為順慶船,那表明這艘船是羅澤洲的吧,當即就不由分說,將船隻扣留了。
譚謙祿四處託人求情,屢次交涉無效,最後不得已,找到民生公司董事長鄭東琴,請求斡旋。
鄭東琴在民國初年曾在順慶之嶽池、廣安、南充任職縣長,與這譚謙祿相熟,再加上乃官場中人,又兼留日學者、同盟會員身份。
經鄭東琴說合,譚謙祿才將船領了回來。此時,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