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部分(第2/4 頁)
易垮掉,在災難象颶風一樣襲來的時候也能巍然屹立。
.
許多心理學家認為,經歷過一次挫折或失敗,能夠使人擺脫掉拘束去冒更多的風險。一旦發現自己能夠挺得住失敗,心中顧慮可能損失的東西就少了。拉爾夫·沃爾多·埃默森略帶一些詩意地表達過這種看法:一個人的成功是由失敗構成的,因為他天天都在嘗試和冒險,而且摔倒的次數越多就前進得越快
我聽別人說過:以騎術而論,從來沒有從馬背上摔下過的人並不是好騎手,不從馬背上摔下來,永遠成不了好騎手。從馬背上摔下來過之後,就再不會提心吊膽害怕摔下來,不管怎樣也要騎了。
如果允許孩子犯錯誤而不給以苛刻的責備,他們就會以多冒一些風險和採取試驗性的行動為樂事。無論成功與否,下次遇到問題時會從容一些,再下次就更從容了。
你是把從失誤中得到的資訊當成幫助你取得成功的寶貴手段來利用,還是消極地詛咒自己的錯誤,浪費可貴的光陰去申斥自己呢?
達不到目的可以使人非常失望和傷心。我們大多數人都是這樣挫傷了情緒。但是,達不到目的也能對於增加你的知識起積極作用,關鍵在於如何對待不成功的嘗試。
不要詛咒,要加以利用。
失敗可以起路標作用——它能清清楚楚地標示出來你所想要避免的東西。要警惕重蹈覆轍。這樣,失敗就會成為指路牌,告訴你下次“不要”朝哪裡走。
心理醫生弗吉尼亞·塞提爾曾經說過:“人人都有失敗的權利。”
失敗也是你的權利。只要把對於失敗的恐懼心理大膽拋掉,也就同時擺脫了對於成功的畏懼。
失敗=學習=努力=成功成功不適合於女性嗎?
研究結果表明,畏懼成功的心理對於婦女來說是個更嚴重的問題,因為很多婦女在成長過程中聽說的都是:進取和出人頭地不是女性的事。拉德克利夫大學校長、心理學家馬廷娜·霍納1968年在密歇根大學作的一硬研究就證明了這個情況。她對二年級女生當中成績優秀並且家庭條件比較有利於她們取得成功的人進行了凋查,發現這些女青年每當著手進取的時候,總要由於人所共知的一些陳詞濫調,例如說婦女“應當是被動的”,“不應當成功”等等,而陷入矛盾之中。結果,她們便下意識地去避免成功。
毫無疑問,在我們美國的文化當中,成功在傳統上就被認為是男性的特徵。對男孩子從很小起就教給他們什麼是成功的價值。到他們上小學的時候,已經灌輸了許多“成功者永不退縮,退縮者永無成功”、“你失敗了能夠挺住,我就認輸”之類的話。
如果一個男孩子表現膽小或者覺得頂不住,別人就要指責他沒有勇氣和男子漢的味道。他在競爭中必須堅持到分出勝負,否則就有遭到奚落或排斥的危險。
在男性佔統治地位的體育界,特別強調成功的重要意義。偉大的運動員在美國很受崇拜。即便學術上的成就也常常不如體育比賽的成功那樣受到重視。教練員和運動員的超級明星都是英雄,他們說的話是衡量男子漢的標準。他們沒完沒了地講成功的價值與樂趣:
在你成功的時候,那只是一場比賽。在你失敗的時
候,那便是地獄。
——漢克·斯特拉姆,
原堪薩斯市總教練
從根本上說,小孩子成長期間所聽到的是“最優秀的男人取勝”的道理,只是鼓勵男孩子要學得富於競爭性,根本沒有女孩子的份。這種幼年時期的訓練也擴大到成年人的事業圈子裡來。男孩子在競爭性遊戲裡面鍛煉出來的為成功而奮鬥的精神,在成年時期被用來爭取成就、名聲和財產。
就連人們在工作的時候常說的一些話,原本也是來源於男人佔統治地位的競爭性體育運動。譬如,做生意的人常說“這是一場從頭打起的球賽,”“抓住球就帶球上,”“他是主力中鋒”和“輪到咱們打棒了”等等。婦女終於躋身於成功者之列
所謂競爭“僅僅是男人的事”,純屬以前憑空想象的無稽之談。現在列了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我們生活在婦女進步的時代。幾十年來的婦女運動是本世紀的重要社會現象之一,我們所處的社會,總的來說,已經比較能夠接受“婦女能夠同男人一樣取得成就”的看法。婦女正在躋身於成功者之列,逐漸掌握了成功的本領。
我們都知道一些很有成就的婦女,她們擺脫了那種認為競爭與成功“不是女孩子的事”的傳統教條的影響。我常常發現,取得很大成就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