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部分(第1/4 頁)
在中國長期的封建時代,反覆地發生農民起義和農民戰爭。雖然農民沒有能力消滅封建制度而代之以更進步的社會制度,但農民是封建社會中主要的乃至唯一的革命力量。進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近代中國,首先起來進行革命鬥爭
298
872胡繩文集
的也主要是農民。太平天國和義和團表明了農民是反對封建主義、反對帝國主義的最強大的力量。
資產階級革命派提出的革命理想、革命綱領和他們的政黨組織,都表現了西方資產階級的影響。這些是中國社會過去沒有的東西,然而是符合於中國社會發展需要的。
同時,應該看到,資產階級革命派在許多方面是繼承了中國農民革命的傳統的。
1905年成立的同盟會及其以前成立的一些革命團體,總是一開始就考慮到實行武裝起義,並著手聯絡江湖會黨組織。
封建專制統治不容許任何民主政治活動,資產階級革命派既要革命,就不能不接受農民革命傳統的影響。例如,1904年以黃興為首的華興會在湖南舉行成立會時,黃興發言認為,中國革命不能像“法國大革命發難於巴黎,英國大革命發難於倫敦”那樣從首都發難。他說:“吾人發難,只宜採取雄據一省與各省紛起之法”。黃興等人立即同湖南的哥老會組織合作,共謀起義。
孫中山和其他資產階級、小資產階級革命家都十分重視太平天國的鬥爭歷史,惋惜於它的失敗,並自認是它的繼承人。對於義和團,革命派雖然一般採取否定的態度,但也有人讚揚它的鬥爭精神。陳天華批評義和團迷信邪術,不加區別地仇洋排外,“所以弄出天大的禍來”
,但仍認為“這義和團心思是很好的”。他認為,應當把“野蠻排外”改而為“文明排外”
(見陳天華所著《猛回頭》和《警世鐘》)。革命派認為,要革命,就必須發動“下等社會”的力量,又認為必須由“中等社會”來教育和提攜下等社會,才能不重蹈歷史上
299
胡繩文集972
農民戰爭失敗的覆轍。
資產階級革命派企圖領導農民群眾,把自發的農民鬥爭納入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軌道,這不能被指責為是錯誤。
問題在於他們並沒有能真正起到這種領導作用。
農民革命的領袖,例如太平天國的洪秀全、馮雲山,在發動革命時,是生活在農民群眾中,和農民群眾一起鬥爭的。
和這種農民領袖不同,資產階級、小資產階級革命家同農民群眾沒有什麼直接聯絡。因此,他們只能找到現成的江湖會黨的頭頭,企圖透過他們來發動“下等社會”的力量。以遊民成分為主體的江湖會黨雖然有些是有革命性的,但也容易動搖,其組織是極其散漫的。按資產階級革命的要求加以改造,是資產階級革命派所沒有能做到的。像太平天國那樣廣泛地發動農民群眾,也是資產階級革命派所沒有能做到的。
資產階級革命派雖然有這樣的弱點,但是仍應該承認,資產階級革命派是繼承了農民革命的反帝反封建鬥爭和武裝鬥爭的傳統,並且把鬥爭提高到了資產階級民主主義的自覺的水平。
再說一下革命派與改良派的關係。
資產階級改良派的出現早於革命派。改良派是最早把西方資產階級民主政治思想傳入中國的人。比改良派出現更早的洋務官僚,接受洋槍、洋炮、機器,而拒絕資產階級政治制度及其社會思想,他們維護封建制度,並在實際上滿足於保持半殖民地的地位。
1898年的戊戌維新是改良派的政治運動的頂峰。這個運動雖然失敗了,但它在知識界、工商界和資產階級化的地主士紳中鼓動起愛國、救亡、追求新知識的熱潮,在實際上為資產階級革命運動作了準備。戊戌後幾年
300
082胡繩文集
間,改良派仍在社會上保有很大影響。
影響最大的是梁啟超。
他致力於辦刊物,寫文章,以淺顯通俗的文字介紹西方資產階級的哲學、社會政治學說,歌頌西方資產階級民族運動和革命運動裡的歷史人物,鼓吹種種同封建傳統相違背的社會思想和道德觀念,強烈地感染了當時的青年。許多人是經過樑啟超而趨向於正在興起的革命潮流的。
革命派中的許多人本來是抱著改良派思想的(前面已經說過,不少改良派分子由於實際經驗的教訓而轉向革命)。
以孫中山為首的革命派曾經謀求同失敗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