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部分(第1/4 頁)
,這是不能否認的。
有人不承認同盟會為辛亥革命之領導者。其根據為,武昌起義並非同盟會之預定計劃,孫中山也有“武昌之成功乃
387
胡繩文集763
成於意外“之言(《心理建設》第八章)
;在武昌起義的準備中起主要作用的文學社為同盟會以外之一組織,而武昌起義後各省響應又多有立憲派士紳參與,且起作用甚大。這些固然都是事實,但吾人認為,斷不能因此而否認同盟會之領導。
與文學社有關係之老人鑑於國民黨官書上文學社之名竟湮沒無聞,頗表憤慨(例如1952年出版章裕昆撰《文學社武昌首義紀實》一書李六如所作序言)
,此情亦可以理解。武昌起義之準備工作,有同盟會會員組成之共進會參與,但主其事者實為文學社,而起義之發動,同盟會總部初未之聞。事實如此,不容否認。惟文學社及其前身以其他名義出現之組織多年堅持革命工作,均系受同盟會影響,故文學社社員於起義之後悉加入同盟會。武昌一舉,天地翻覆。立憲派士紳紛紛附和革命,固然加速了清帝制之崩潰,但辛亥革命所遵循者實為同盟會之綱領,而各省推動革命之主力泰半亦為同盟會黨人。同盟會領袖孫中山被推為南京臨時政府大總統,自非偶然。同盟會所持之思想與綱領,實為當時唯一最先進的思想與綱領。辛亥革命之勝利,為中國人民之勝利,亦同盟會之勝利。這是中國國民黨歷史上最光輝的一頁。
或又云:辛亥革命雖然得到推翻帝制之結果,但民國徒有其名,成為北洋軍閥賣國的黑暗統治的幌子,則辛亥革命談不到勝利。康有為於辛亥革命後辦《不忍》雜誌,連篇累牘所申述者無非革命以後不如革命以前,共和不如帝制,從而加革命與共和以一切罪名。這是完全錯誤的一種看法。孫中山於民國六年(1917年)
的一次演講中說:“中國共和垂六年,國民未有享過些共和的幸福,非共和之罪也;執共和國
388
863胡繩文集
政之人以假共和之面孔,行真專斷之手段也。“
辛亥以前之報刊,每以危崖轉巨石喻時局。保守者惟恐其轉動,深懼其一動而不可止。從革命者的觀點看,古老中國這一巨石,不經過長過程的轉動,是達不到應有的結果的。辛亥革命既已使巨石劇烈轉動,雖一時不能完全達到目的,但前進之勢無力可以阻擋。從歷史的觀點看,須確認辛亥革命取得了偉大成就。
二
辛亥革命以後,國民黨經歷了一段坎坷顛躓的年代。
民國元年(1912年)
,同盟會聯合統一共和黨等四個政團組成國民黨,意在取得議會多數,建立袁世凱統治下之責任內閣。國民黨之稱蓋始於此時。惟這次擴大改組與興中會之發展為同盟會大不相同。民國三年(1914年)
,孫中山雲:“試思國民黨之失敗,自改組以來即伏陰毒。分子既屬複雜,官僚因之侵入,將吾黨本來主義拋棄,對於國家不敢負責任。
主持黨務者,半為官僚所軟化“
(中華革命黨《第四號通知》)。
民國四年(1915年)
,陳其美致黃興書痛切陳述改組後“面目全非,分子複雜,薰蕕同器,良莠不齊。腐敗官僚,既朝秦而暮楚;齷齪敗類,更覆雨而翻雲”云云(陳其美此信在孫中山《心理建設》第六章中列為附錄)。
反袁的贛寧之役(二次革命)失敗以後,孫中山流亡日本。此時,北京議會中之國民黨人宣稱贛寧之役系孫、黃個人行動,“與本黨無涉”。黃興以及在國外組成歐事研究會之
389
胡繩文集963
國民黨人,又與孫中山政見不合。國民黨陷於瓦解。孫中山乃發奮重建中華革命黨。新建之黨雖以繼續革命,堅決反袁為宗旨,但其組織方法和綱領均不足以團結一切革命分子,聯絡人民群眾。因而在民國五年(1916年)反袁戰爭(所謂護國戰爭)中,起領導作用的不是中華革命黨,而是原來依附於袁世凱的進步黨人。袁世凱既死,以梁啟超為首之進步黨人結束護國之役,轉而依附段祺瑞。中華革命黨無法繼續存在,遂恢復國民黨之名稱,繼又改稱中國國民黨。民國六年(1917年)
,孫中山始在廣東依託於西南軍閥陸榮廷、唐繼堯之實力,進行護法運動。陸、唐初不過利用護法運動,與北洋軍閥討價還價。孫中山不能與他們合作下去,憤然於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