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部分(第2/4 頁)
我們就不能克服各種懷疑論和否定論,馬克思主義將失去其戰鬥力和生命力。
中國現在存在文化水平低的問題,在許多人中還存在價值觀念、生活態度等方面的混亂狀態。這種混亂是“文化大革命”這場災難的後遺症,也是在改革開放的條件下社會生活大變化的反映。
黨提出了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任務,但為實現這個任務所做的工作還遠遠不能適應客觀的要求。在中國這樣一個有11億人口,經濟和文化很落後的國家中,必須努力提高全民的文化素質和精神素質,這對於建立商品經濟新秩序和民主政治新秩序是必要的條件和前提。這些當然
426
604胡繩文集
是極為艱難的任務,但也是我們必須和能夠完成的任務。
1989年5月這是一篇沒有發表過的文稿,原來準備給外國朋友講的
427
第三輯
428
804胡繩文集
關於加強社會科學研究的幾個問題
一 關於馬克思主義指導的問題
我們整個國家的工作是在馬克思主義指導下進行的。我們的社會科學研究工作也應該在馬克思主義的指導下進行,這是我們研究工作的最根本的方針。
在社會上,“馬克思主義究竟還靈不靈”的疑問,或者“馬克思主義不靈了”的想法,在“文化大革命”結束後的一段時期是存在的,現在也還有,這並不奇怪。十年動亂,把馬克思主義糟踏得一塌糊塗,難免在一些人中產生這樣的疑問和想法。在我黨領導的中國革命歷史上,每當革命發生嚴重挫折時,在社會上以至黨內都曾出現這樣的問題。馬克思主義是科學的真理。它在實踐中反覆受到考驗,既經受過成功的考驗,又經受過挫折和失敗的考驗,證明自己有強大的生命力。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黨端正了思想路線,正確地運用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來指導工作,把各方面工作搞上去了。事實證明:說“馬克思主義不靈”是站不住腳
429
胡繩文集904
的。
我們現在面臨著改革的任務。經濟體制和政治體制以及其他方面的改革,可以說是一場深刻的革命。這是把僵化的不符合中國國情的模式改變過來。這種改革,沒有現成的經驗可以照抄,難免遇到一些曲折,產生各種新的問題。在由舊體制轉換到新體制的過程中,難免露出許多空子,使那些一心謀私利的人有空可鑽。改革的進行會影響到人們的生活方式、價值觀念,這就要求人們的思想觀念能適應實際生活的變化。在這場深刻的革命的過程中,有一部分黨員喪失了共產黨員的堅定性,以權謀私,把黨的利益撇在腦後,一味追求個人利益,甚至違法亂紀。他們倒不是喊馬克思主義不靈,他們是用實際行動表明,他們已經丟掉了馬克思主義,認為共產主義理想毫無意義。產生這種情形也不奇怪。我們黨現在是擁有400萬人的黨。
這樣一個大的黨,又面臨如此複雜的局面,不可能不在一部分黨員中發生思想混亂,不可能沒有掉隊落伍的人。這是不好的事情。但是,如果歷史地看,以馬克思主義的觀點觀察黨的歷史,這也是正常的現象。一個無產階級政黨,黨內是不可能沒有矛盾的。
“文化大革命”
歪曲了黨內矛盾和黨內鬥爭,要在黨內搞一場“大革命”
,把一大批幹部當成所謂“走資派”
,一概打倒。
這是完全錯誤的。
我們要用馬克思主義的觀點科學地認識黨內問題。我們黨是承認黨內有矛盾的,否則為什麼要進行整黨呢?重要的是黨的領導力量是什麼,主導力量是什麼;能否以正氣克服邪氣,以馬克思主義來克服脫離馬克思主義的傾向;能否正確地辨明黨內矛盾的性質,並用正確的方法來解決黨內矛盾;能否
430
014胡繩文集
既用教育的方法,又嚴格地執行黨的紀律。對於黨內出現的消極現象,我們要有馬克思主義的認識,站得穩,頂得住,要和黨站在一起,同種種錯誤的、犯罪的行為作鬥爭。如果以為出現了某些問題就證明黨不行了,馬克思主義不靈了,那實際就是跟著錯誤潮流跑了。
就社會科學戰線來說,反對把馬克思主義簡單化、庸俗化是個特別重要的問題。民主革命中,在“左”傾路線統治時期,發生過把馬克思主義簡單化、庸俗化的錯誤。比如“一切鬥爭不要聯合”。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