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部分(第2/4 頁)
區正在修建,而且新開張招收的學生不多,所以暫時佔用了長安武備學堂新修的校區安置。
曾華
車胤、王猛等謀臣達成共識,準備在龍首原南擴修新曾華的規劃草圖,龍首原北漢長安將被改造成官署辦公和官員居住的地區;龍首原將成為曾府的地址和新長安的中心;城西是教育區,方圓數里的長安大學堂將佔據一半地地盤。收納數萬學生都不是問題,留下的空地還將修建京兆學堂、工科學堂等稍低一級或專業學堂;城東將是居住區;城南將是一個巨大的商業區,分東區商鋪區和西區市集區,一旦修建完善將是世界上最大的商業區。
但是這個修建是極耗人力和物力,而且曠日持久的。在目前的曾氏體制下,曾華只能每年用結餘的錢來一步步修建新長安城。首先修建的不是龍首原上地曾府,也不是改造城北地官署區,而是城西地教育區的長安大學堂。按照曾華的規劃。先把東西南北城區按照獨立的城區各自全部修建完善。然後留下足夠的空間。最後再修建城牆把這個大長安圈起來,這樣算下來,這座新長安將在此後一千年的時間內都可能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
在霸城巡視了長安武備學堂、長安大學堂和京兆講武堂之後,曾華又馬不停蹄地趕往馮郡治臨晉城(今陝西大荔)。
現在曾華坐擁五十七廂步軍,二十三廂騎軍。其中秦州駐有十廂步軍和四廂騎軍;益州駐有四廂步軍、一廂騎軍;梁州(包括魏興郡)駐有六廂步軍、兩廂騎軍。其餘地全部駐紮在雍州(包括上洛、弘農郡),其中上洛郡駐有六廂步軍、兩廂騎軍,弘農郡(包括潼關)駐有十廂步軍、四廂騎兵;馮郡駐有十廂步軍。六廂騎軍;剩餘盡數駐紮在長安附近;更有七十一營折衝府兵,分駐各險要城池。
曾華來到馮臨晉,除了巡視這裡外,最主要的是這裡將舉行一次騎軍大比武,以便選出兩千名最精銳驍勇的騎兵來。選拔早早地直接從騎兵各隊開始,無論鮮卑還是羌、或是漢人,只要有本事都可以報名,而且不論官階高低一律平等比試。然後優勝者一級級往上選拔。一直在近七萬騎軍中選出了近五千騎兵,然後集中在臨晉最後比試出兩千人來。
來到臨晉時,所有騎軍將領都集中在這裡了。姜楠、姚勁、米擒鹿,費聽傀,鍾存連,傅難當,當煎塗,封養離和楊緒、盧震、呂採等人,濟濟一堂,除了正在遠征山南(拉薩地區)的野利循、鎮守青海的先零勃、協助鎮守秦州的狐奴養和協助鎮守上洛的當須者趕不回來外,曾華屬下有名的騎兵將領都彙集在一起了。但是此地地地主,馮郡郡守謝艾卻沒有趕到,據郡守官署地人說他正在朝邑處理流民事宜。
曾華想了一下,反正謝艾跟這選拔沒有關係,於是傳令開始選拔。
選拔分馬術、騎射、馬上搏鬥等各種專案,然後還有徒手搏鬥,木製兵器廝殺,最後是以小隊為單位對抗。經過三天的激烈爭奪,最後選出兩千優勝者。
曾華親自為前十名換上黑鐵重甲(裡面是連環甲,外面是板甲),坐騎掛紅邊黑皮甲,然後再給他們披紅袍、系紅圍巾、插紅纓,而其餘騎兵將領分別為這兩千騎兵換甲披紅。
接著,曾華對著這些人馬皆甲,渾身火紅的騎兵宣佈,他們將被重新編制為一軍,分左右兩營,正式成為甲騎(跟後世全副武裝地重騎兵有區別),將換上上矛、重刀等重長武器,並換乘精選出來的高大良駒,號“探取軍”。
曾華最大聲問道:“你們知道什麼是探取軍嗎?”
看到眾軍紛紛搖頭,曾華繼續問道:“那你們聽過《三國傳》嗎?”
“聽過!”聽書是軍士們業餘時間最大的樂趣,而《三國傳》更是他們最喜歡聽的故事,怎麼沒聽過呢?
“那書中是如何評論蜀漢五虎將張飛張翼德的?”
“百萬軍中取上將首級,如探囊取物耳!”五虎將可是大家崇拜的偶像,尤其是勇猛無比的張翼德和忠義無雙的關雲長,這麼經典的評語自然熟記在心。
“是的,百萬軍中取上將首級,如探囊取物耳!我為新軍取探取二字,就是希望你們這些騎軍中最驍猛善戰的勇士個個都像張翼德一樣,象他¬;——”
曾華說到這裡,下面轟然應道:“百萬軍中取上將首級,如探囊取物耳!”
編制完探取軍之後,曾華委任騎兵將領中最驍勇的傅難當。當煎塗分領左右兩營,然後丟下一本自己回憶出來地重騎兵訓練手冊,讓他們一邊換裝備坐騎一邊開始訓練。而自己在樸和封離養的陪同下趕往朝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