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遊戲競技 > 華夏立國傳 > 第72部分

第72部分(第1/4 頁)

目錄
最新遊戲競技小說: 寶可夢之命運的邂逅買下飛科,成為LPL守護神!王者榮耀戰鬥記錄冊寶可夢之暴君統治女扮男裝,被高冷千金倒追開局擊殺尹志平剛穿越就要滅世是怎麼回事末世:雙皇廢土求生提示來自50年後,叫我怎麼輸?末日遊戲:喪屍竟是自己你把faker都打抑鬱了?NBA:最強3D,神級跑位!小寡婦翻身,受不了新還珠傳奇之風雲再起刀刀直播間鬥破蒼穹之星辰天命重生黛玉清仇錄第五人格:尋找感染源盜筆:被張麒麟暗戀?我是男的!殘夢遺傷

引言摘述

回到長安的曾華算算時間,為劉惔守制的時間也快過了,於是就派親衛去南鄭將大小老婆範敏、真秀和兩個兒子接到長安來。雖然長安還有一個正牌老婆,但是隻看不能“用”,畢竟還只是十五歲都不到的幼女,等過了今年再說吧,這件事情已經跟桂陽長公主和跟過來的奶孃說清楚了,也託回建康的俞歸給會稽王司馬講明白了,表明並不是嫌棄桂陽長公主。

在等待妻兒的空閒中,曾華在樸的陪同下開始巡視三輔之地了。

首先第一站是咸陽。現在的咸陽城己經跟以前完全不一樣了,靠渭水的城南已經完全成了一個大兵工場了。按照曾華的規劃,這裡被重新整理了一下,分成了十六里,分別規劃為冶煉、鍛造、弓弩、箭矢、車輛、石炮、床弩、木工等十六區。渭水被從新設的西臨水門中開渠引入城中,彎彎曲曲地繞著城西、城南、城東行進,形成天工渠,提供給工場使用,並在水渠落差稍大的地方設一個水車,為工場中的行車、鼓風機、簡易車床提供動力。

城西分十里,是民用工場。彙集有棉、麻、絲紡織場,羊毛呢絨場,鑄造場,木器場等;城東分六里,卻是另一番景象,全是造紙場和印刷場。在南鄭的時候,兵工場地工匠們已經改進出用毛竹、蘆葦等材料製造出更白更有韌性的紙張來,正在大量銷往各地。迅速替代木牘竹簡和布絹。而印刷場在學機械出身的曾華指點下。直接從雕刻版躍進到銅活字印刷。效率不是一般的高。

這裡印得最多的除了聖典之外就是各種邸報,有傳達軍情軍令的《鎮北大將軍府邸報》;有傳達政事政令的《雍州刺史府邸報》;有采訪觀風署出版的《民事邸報》,以採集各地時事,評論各地要案,抨擊各種弊端,連載各長篇故事而頗受百姓們地喜歡,也是各地“說書人”必備之品;有由主管市集商業地理市司出版地《市商邸報》。上面全是每半月或每一月各地貨品的價格,還有關稅署定時公佈的各種貨品關稅,頗受商賈們的喜歡;主管教育的提學署出版的《提學邸報》則是文人墨客們追捧的邸報,它由車胤、郝隆、羅友等名士主編,刊登地除了各地提學和招生錄取情況,還有從眾多文人的“投稿”中精選出來的詩賦妙文,能被刊登上《提學邸報》,流傳各地是許多文人夢寐以求的追求。當然了。聖教的宣傳邸報《真知邸報》在曾華的支援下也明目張膽地在這裡印刷發行。

這些邸報定期印刷。然後由驛郵馬車或一箭驛遞傳送到各州各郡,然後再散到各縣去。自從關隴大道被修繕完整,加上樑、益兩州也是大修道路橋樑。在各地的道路狀況明顯變優之後,曾華下令在驛制的基礎上增加驛郵馬車。馬車就是在曾華授意下,由咸陽工場製造出來地四輪馬車,前面加上兩至四匹馬,在寬直地大道上跑得可歡了,一天可以跑四驛一百二里,兩驛換一次馬,比步行快多了,都快趕上了一箭驛遞了。以前步行驛丁背的郵包都放在馬車後面的貨廂裡,而前面地客廂裡可以坐四~八人,只要交錢和有行照(類似於現在的介紹信和身份證)誰都可以坐。但是這驛郵馬車只能在關中、成都、漢中等平坦的地方使用,其餘的地方還是要靠步行驛郵和快馬驛遞。

除了聖典和邸報之外,這裡還要印刷各種書籍銷往全國各地。

在咸陽城北大部分則是居住著各工場的工匠和他們的家眷。除了南鄭遷來的工匠外,曾華還將關隴各地的工匠們都招募過來,總共足有近兩萬人,加上家眷足有十幾萬人,把整個咸陽城北住得滿滿的,還向外擴充套件了一圈才容納下。在城北的東角是分別管理咸陽兵民工場的軍器監和良造監兩個機構,西角則是跟著從南鄭搬過來的工匠學堂。它從十二歲開始招收有一定基礎的百姓子弟,分科專門學習各項工匠技術。

而咸陽城外東西各駐紮一廂步軍,北邊二十里外的地方還駐紮著一廂騎兵,戒備森嚴地拱衛著咸陽城,而城裡工匠中更是密佈探馬司、偵騎處、觀風采訪署三司的細作探子,密切注視著可能出現的奸細。

在咸陽停留兩日後,曾華離開這座可以說是在當時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工業中心,向長安東北的霸城行去。霸城對於普通老百姓來說可能只是一座普通的城池,但是對於曾家軍上下將士來說卻是如雷貫耳,因為霸城城北有曾家軍軍官最高學府-長安武備學堂,曾家軍中所有的軍官都是從這裡畢業的,由曾華任總理,柳任總教導,是無數熱血青年心中的聖殿。

城南有京兆講武學堂,是雍州培訓士官的學校,而在城東還有一座學堂,長安大學堂。這座曾華心目中的最高學府由於龍首原南的校

目錄
豪門遊戲:首席的億萬甜心20幾歲決定女人的一生大唐之極品富商睡睡平安:總裁的冥使嬌妻天之戰記大玄武
返回頂部